广东成人教育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 - 自考古史一重点难点

自考古史一重点难点

2020-12-12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赋

了解:魏晋南北朝赋创造大势:建安赋:承继汉末抒发小赋,辞彩更明媚;两晋赋:大赋复兴反照,小赋忧生或山水;南朝赋开唐代律赋先声,北朝赋有挖苦之义,文风质朴。

第一节 建安赋作的昌盛

简单运用:

①建安赋作昌盛的原因:亲自体会、经学打破、建功立业、执政发起、奔驰才调。

②《洛神赋》艺术成果:叙写留恋之情,辞采绚烂清凉臻于极致,意象美丽。

归纳运用:

建安赋作特色:1、自觉的作者群2、抒发性加强3、对偶整齐辞藻美丽,留意韵律调和。

第二节 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

了解:

两晋赋坛大势:多样化,大赋复兴反照,小赋除感伤刺世赋外,呈现山水赋。艺术上妍丽整齐、用典。

简单运用:

①《三都赋》特色:1、内容丰博2、语言精粹、辞藻绚丽3、务实②《悼亡赋》特色:凄恻悠扬,哀怨动听,深于情又长于抒发。

③愤世嫉谷赋作特色:1、针对性更强,切中门阀政治2、剧烈尖利,嬉笑怒骂。

归纳运用:

两晋赋内容及方式特征:内容:忧生、讽刺时弊、山水。方式技巧:1、用事(用典),简练有说服力2、辞藻,妍丽新巧3、乐律,留意声律美、换韵。

第三节 精美化的南朝骈赋

了解:

①《芜城赋》特征:比照激烈、对仗整齐、辞藻绚烂。

②《恨赋》、《别赋》特征写遗恨、离别,都声情并茂。以四六对句为主,对偶精工而不失生动,辞采艳丽又情感深挚,用典精当而不偏僻,声韵严整调和。

简单运用:

①南朝骈赋方式及内容特征:骈赋老练定型,对偶精工、用典博瞻、声韵调和、辞藻富丽。

第四节 北朝赋与庚信

了解:北朝赋特征:讽谏、体物写志,不离宫殿与政治,赋风质朴;后期也呈现自抒发志著作。

简单运用:庚信赋的特征:前期瑰丽柔靡,后期抒发咏史,融于一炉,情深而辞工,用典密而切,音韵谐而畅。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了解:

建安散文创造大势:建安打破经学,重抒发、重文采。南朝骈文在对偶、用典、辞采、声韵四方面已臻极致。北朝则呈现散文名著《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第一节 魏晋文章

1.建安散文

了解:

①曹操散文特色:政治性、应用性强,打破虚语俗套,笔底生花,直抒胸臆。

②曹丕、曹植散文特色。留意辞藻骈偶。曹丕丽句佳藻,曹植气势宏盛,文辞绮丽。

简单运用:

建安散文的特色:1、内容上不再唐塞经义,重视抒发,言之有物。2、形式上脱节引经说教,单调拘谨,重视文采,渐求骈俪。

2.正始散文

简单运用:

《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断交书》艺术之异同:《大人先生传》酣畅淋漓,辞采瑰奇,骈散相间,譬喻警拔,震憾人心;《与山巨源断交书》以诙谐嘲讽出之,形似平易之言,显尽高尚之志,揭穿官场恶俗酣畅淋漓,比方妙谑迭出,语言生动恰当,妙思入神。

3.两晋散文

了解:

①两晋散文创造大势。西晋重技巧方式,烦琐瑰丽;东晋受玄言诗影响,趋于平平。

②潘岳《哀永逝文》:缠绵凄怆,写为妻子送殡路上的感触,借物寄情。

③陆机《演连珠》:辞藻、用典、对偶都精巧繁丽。《豪士赋序》:对句占三分之二,用典占三分之一,骈文前驱。

第二节 南朝骈文

归纳运用:

①骈文的特征:骈文:具有均横对称之美的文体。四特征: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② 南朝骈文的老练发展过程:刘宋为正式形成期,四特征已具有,优秀作家颜延之、鲍照和范晔。齐梁以后为老练期,声律说已创造,俳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写景,刘勰《文心雕龙》理论文,丘迟《与陈伯之书》义正辞达,情文并茂。至徐陵、庾信到达顶峰,简直通篇骈偶,用典绵密妥贴自若,平仄相对且上下联相粘,全篇平仄和谐,辞藻美不胜收。

第三节 北朝散文

了解: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描绘40个大的梵宇,记载北魏洛阳40年政治大事、交通、贩子、风俗、传说、逸闻及人物传记。属前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

简单运用:

《水经注》散文特色:不仅是地舆作品、体系的学术作品,也是描绘山水风景的优异散文作品。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归纳特色,描绘传神,刻画入微,间有抒发。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魏晋南弱朝小说创造的昌盛

了解:

①志怪小说昌盛的原因:佛经故事、巫鬼奇谈、方士

②志人小说昌盛的原因:考究名士风姿、崇尚玄谈、清议评论人物,文人显现常识广博。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识记:

①《博物志》:《山海经》体系,博物琐闻

②《异苑》:神异鬼魅、名人异闻

③《幽冥录》:鬼魅释教故事和民间传说

④《续齐谐记》:记神怪,颇受佛经影响

⑤《拾遗记》:多神怪传说,属杂史体

了解:

干宝生平:任散骑常侍等职,好阴阳法术。

简单运用:

志怪小说的思维:

1、抨击凶横实力2、灾祸事情3、婚姻自由4、不怕鬼怪4、解说自若。

艺术特色:

矮小,但有些华章技巧较成功。如《搜神记》结构完好、故事古怪、有特性,主题杰出、情节弯曲、细节描绘、对话生动,并且文笔富丽。

归纳运用:

《搜神记》的思维内容:古神话、民间传说,如干将莫邪、紫玉韩重,还有些不怕鬼,杀鬼捉鬼的故事。艺术风格:结构较完好,描绘较生动。

第三节 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识记:

①《笑林》:矮小民间笑话,机敏辛辣

②《郭子》:魏晋名士言谈逸闻,文笔简洁隽永

③《西京杂记》:记叙西汉人物逸闻、宫殿准则、习俗传说。

了解:

刘义庆生平:刘宋宗室,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性简素,寡嗜欲,喜好文义。

归纳运用: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魏晋风姿、名士风流和独特行为、士族文人放纵固执行为、评论人物、山水小品等。艺术风格:生动体现人物性格特征,长于描写人物形象,以矮小文字杰出事情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体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归纳运用:

①《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现存最早的较体系的文学批评论著。论及文学价值、作家特性与著作风格、文体、文学批评情绪等问题,体现注重文学、将文学独立出来的建议。

②《文赋》关于创造构思的论说:第一篇完好的体系性文学理论著作。以赋的方式论说文学创造过程,论说了文章得失、内容和方式联系、文学的感兴、幻想、首创及体裁等。

③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体系完好、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泛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全书底子观点。文体论:20篇分为文、笔两部分,为文体界说、差异文体风格、各体流变、代表作家著作。创造论:20篇,全书精华,论文学与实际联系、承继与立异、内容与方式、艺术构思、创造过程、文学风格与写作技巧等。批谈论:提出树立正确的文学批判办法,论说了批判家的涵养、情绪、批判规范,为文学树立了批判办法论。

④《诗品》的文学批判成果:1、将诗篇的抒发含义说到极高的程度。2、提出“直寻”“自若英旨”的自若美说。3、提出“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风力华采说,即审美的详细规范。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篇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好心、虞世基。卢思道《从军行》:表达北地边塞生活的实在感触,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表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专长。《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活动着粗暴深重的悲惨情思,真诚而浓郁,有一种北歌的大方啜泣之音。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亦常发生变化。诗中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体裁,清辞丽句,含蓄细腻,情谐和兴趣偏于齐梁风格。

在隋文帝年代,北、南两种诗风是一起并存的,可到了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身边集合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显着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开展了。

隋炀帝以皇帝之尊,却附诸精致,以文学首领自居,常集合文人宴饮赋诗,沿用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这使文学创作由抒发转向文娱,转向咏物和咏宫殿生活小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终点。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显着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初唐的诗歌创造,主要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打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而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仿照和收拾,两者之间的合而未融是非常显着的。杨师道和李百药是具有贞刚气质的北方文人,虽然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可风格兴趣已日益贵族化和宫殿化。虞世南等人所编的《北堂书抄》、《文思博要》和《艺文类聚》等类书,成为宫殿诗人的作诗东西,以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高雅。

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要,故其时多有用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注重诗的方式技巧、寻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作用来区别偶句方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讨,扩展到联然的全体意象的装备。表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畅的创造心态和雍容高雅的气量,成为代表其时宫殿诗人创造最高水平的模范。在唐诗开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

但上官仪对诗篇体系的立异,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写景技巧,洗削了南朝诗的浮艳雕刻。但诗的体裁内容还局限于宫殿文学应制咏物的规模之内,缺少大方热情和雄杰之气。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卢、骆善于歌行,王杨善于律诗。

“四杰”作诗,注重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呈现了一种强大的气势,一种大方悲惨的感人力气。其眼光已不局限于宫殿而转向贩子,其情怀不局限于个人生活而进入白云苍狗的慨叹,从而思索人生的道理。

“四杰”的歌行体,尤其是卢、骆的长篇歌行体力作,不仅完成了描绘场景和体裁由宫殿走向贩子的改变,并且呈现了强大的气势和力气。“四杰”中的卢、骆、王等人往往用它来铺写抒发,夹以谈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可长可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炼中显出流宕和气势。

渐趋于老练的五言律,因寻求对偶的规整和声律的谐调,常表现出一种爱情的相对安稳。可是,“四杰”所写的五言律,也透露出一种十分自傲的雄杰之气和大方情怀,五言律在宫殿诗人手里,多用于酬唱和咏物,而到了王、杨年代,创造体裁已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但“四杰”诗风亦属“其时体”,并没有彻底脱节其时盛行的宫殿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著作,不免有雕刻烦琐之病。

第三节 杜审言与沈、宋

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全期等,他们入朝当官时写的那些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馆阁体”诗,杜审言与李峤、苏滋味和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是他早年在江阴任职时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把江南早春新鲜俊美的风光写得极为高华雄壮。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全期最终完成的。他们除了一联之中轻重悉异之外,还要求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粘,并把这种粘对规则贯穿全篇,从而使一首诗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关,通篇声律调和。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把握运用之便;并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效果,是一种能够推而广之的声律规律。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审言和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规律应用于七言体诗篇,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体式的定型。

宋之问的《度大庚岭》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体现得逼真细腻,见不到任何着意文饰的痕迹,虽然诗律和对仗是非常的整齐。沈全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此诗表达一种百般无奈的伤感心境,不用典故,无意润饰,却写得有情有景,声律调谐流通而包含深沉,是前期七言律的老练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开展有严重影响的诗人。陈子昂的诗篇创作却体现出显着的复古倾向,建议康复古诗比兴言志的精致传统。

陈子昂是个政治颜色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康复精致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涉实际的效果,其失则在于以诗言理而缺少艺术感染力。

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是裸露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如《感遇》之三十六:此诗作于陈子昂第一次随军北征期间,诗人亲临疆场,感于心,因于情,动于中而形中言。这种兴寄方法,已突破了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限制,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虽在体现形式上带有受阮籍《咏怀》诗影响的痕迹,但没有兴寄无端的苦闷,而是蕴藏着壮伟情怀。

《登幽州台歌》在六合无量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中无人的孤僻之气,构成反差激烈的情感跌宕。陈子昂发起风骨和兴寄,关于其时诗风的革新有活跃的推进效果,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精致兴寄联系起来,对立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著作。复归精致的意图就不仅仅美刺比兴,而是要追寻多悲惨大方之气的建安风骨,寄予济世的功业抱负和人生意气。其次,他提出了一种“节气端翔、音情抑扬,光英朗练”的审美抱负,要求将强大高昂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发明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他对风骨的寻求,他提出的诗美抱负,关于唐诗的革新实具有关键性的含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开展所证明,成为盛唐诗篇即将到来的序曲。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与贺乔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选用的是乐府旧题,可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世界奥妙和人生哲理的体恤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小巧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

刘希夷代表作《代悲白头翁》。

第二章 盛唐诗篇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构成的标志。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王维,字摩诘。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奠定王维在唐诗艺术史上大师位置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他通晓音乐,又拿手绘画,在描绘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的明秀诗境,兴象小巧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瞑》。

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其时盛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维又挨近南宗禅,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对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创造影响极大。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尔,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态不二的禅意,进入到了山情水态之中,王维多喜爱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会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闻名的《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将诗人自甘孤寂的山水情怀披露得极为透彻。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境地宏阔、气势强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因为生活环境和性情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差异。他的山水田园诗更靠近自己的生活。如《春晓》诗语自然纯洁而采秀内映,相较而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憨厚,更挨近陶渊明诗奢华落尽见真淳的境地。孟浩然山水诗,遇景入咏时,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孤寂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象与清淡的情思相融,构成平平清远而意兴无量的明秀诗境。如《宿建德江》句子平平,淡得简直看不到作诗的痕迹,而诗味却很浑厚。如果说王维的山居歌咏善于体现空山的安静之美的话,那么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清省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将恬淡纯洁的山水之美船长地体现了出来。

自然平为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色。虽然他的诗中也有描写详尽、用字精审的整齐偶句,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仅仅一时兴到之语。观其全诗,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描写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减弱闲远,不求工而自工。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附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刘目虚、张子容、常建等。

第二节 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

王翰是盛唐豪侠诗人中进士及第较早的一位,王翰诗多一气流通的绚丽俊爽之语,代表作为《凉州词二首》其一:以豪饮奔放写征战,连珠丽辞中蕴含着清刚抑扬之气,顿多而挫少,故极为劲健。

王昌龄是个慕侠尚气、有酒且长歌的性情中人,他作诗不是全凭情气,也很考究立意构思,其著作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色。如《出塞》二首其一:意脉细密弯曲而情气疏宕俊爽,可谓大手笔。

王昌龄的边塞诗为后世传诵的均为七绝,为补反映杂乱内容时短章的限制,他创造出了以相干系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闻名的《从军行七首》。这组诗前后规矩整齐,意脉贯穿,出于人之常情的离愁别怨,与英豪气慨相结合,声情更显悲凉昂扬。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为七绝连章中的神品。诗风偏于清逸明媚,但仍有一种清刚爽快的基调。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借送友以自写胸臆,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尚,意蕴宛转而风调清刚。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不管写什么体裁,表达什么爱情,风格或昂扬开畅,或低迷凄婉,或雄壮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在。他的七绝留存下来七十余首,写得简直首首皆好。

崔颢《黄鹤楼》诗的前半段抒情触景生情的慨叹,后半段落入深重的乡愁,所用事典“鹦鹉洲”是衔接前后的关捩。此诗虽不甚协律,为变体律诗,却被称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盖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律,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系,便于体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也使声谐句对的律句更显清拔隐秀,构成寄情高远的超妙诗境。

李颀《古参军行》:与崔颢诗不同的是,诗中缺少鲜亮的色彩,漫山遍野的野云、纷繁雨雪、哀鸣胡雁等阴冷的意象,蕴含着狂生未路的郁勃不平之气,透出一种极凄凉的悲怆情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经过对详细音乐形象炉火纯青的描画,发明出清厅幽渺而又不乏刚健力度的诗篇意境。

第三节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高适力作《燕歌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为杂乱的,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豪气慨的赞誉,也有对战役给征长家庭带来来苦楚的殷切怜惜;一方面是对兵士短兵相接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表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此诗虽多用律句骈语,并不以文采富丽见长,而是轻软顿宕、以沉雄气质和淳厚骨和制胜。

高适的边塞诗大都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会写成的,除七言歌行外,在体现形式上多选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识,调查考虑和功名志趣糅为一体,凄凉悲慨中带有沉着的镇定,但基调是大方高昂的。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他写的一些与参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有气质沉雄、境地雄壮的特色。

两次出塞深化西北边境,是岑参终身中最有意义的豪举。这些著作充分体现了岑参善于写感觉形象的艺术才干和猎奇的特性,将大西北荒漠的独特风景与景物情面,用大方豪放的语谐和独特的艺术方法,生动地体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绚丽之美。如《走马川行赠给班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远地方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形象中却成了烘托英豪气慨的绚丽风景,是一处值得赏识的奇伟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写得大气回旋扭转,奇情逸发,最令人称约的是“梨花开”的意象。此次所写纯属雪花变梨花的幻觉。此一幻觉形象,不仅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酷寒的达观精力,也使边地风景更显奇特绚丽。艺术体现上,他学习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轻软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而加以立异,方式挨近乐府,但彻底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非常灵活,有基本上一韵究竟(《白雪歌》)的、也有两句换韵的(《轮台歌》)、三句换韵(《走马川》)的,岑参拿手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他以边塞生活为题的七绝也多佳作。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境雄壮雄壮,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畅的胸襟,《凉州词二首》其一:于壮丽中寓凄凉,大方雄放而气骨内敛,厚意蕴藉,意沉调响,其沉雄壮厚处与高适诗附近。

第三章 李 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缓思维性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维,想要“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维,寻求肯定精力自在,鄙视人间全部。他还深受游侠思维的影响,儒家思维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为“功遂身退 ”的人生抱负,这是分配他终身的主导思维。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性情和潇洒洒脱的气质。其一生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任侠与求仙,任侠的思维性情使他勇于正视实际、鄙视统治者,求仙学道则是为了解闷在政治上遭受冲击之后的郁闷和悲愤,脱节尘俗种种干扰而返归自然。“狂”是他人生的标志。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歌行

其立异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实际,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后一方面的乐府诗,因偏重于片面抒情,更能表现李白诗篇创造发兴无端、气势强大的特性特征。

《将进酒》此诗的乐府旧题,含有以喝酒放歌为言之意,诗人据此进行联想,抒情“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慨,将灯红酒绿的狂饮写得热情汹涌,具有大河奔腾的气势和力气,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酣畅淋漓、无以复加的境地,还充沛展示出诗人狂放自傲的品格。面貌。

李白歌行的创形成果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彻底打破诗篇创造的全部固有格局,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格之所至而改变多端、摇曳多净的奇特境地。不仅爱情一气直下,并且还以句式的长短改变和音节的参差,来显现其回旋振动的节奏旋律,形成诗的气势,杰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放潇洒的诗篇面貌。充沛表现了盛唐诗篇气来、情来而繁荣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强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李白绝句的自然明快《独坐敬亭山》:这是一首写顷刻超然意趣的绝句佳作,李白的五绝,能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随口说出而兴趣丛生,既自然,又宛转,实在简练而蕴涵丰厚。这是绝句的最高境地。李白的绝句境地新鲜,而内蕴洒脱洒脱的风神,他的爽快的性情、自在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构成新鲜俊逸的情思神韵。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著作,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有和日常生活中取得的审美感悟及顷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气呵成的自然天成之作。李白的绝句,特别是七言诗,带有以古入律、自在发挥的特色。

第四节 李白诗篇的艺术成果及影响

李白的诗篇创作带有激烈的片面颜色,主要表现为偏重表达豪放气慨和昂扬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详细事情做详尽的描绘。《行路难》其一:表达志士失落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昂扬,用波澜起伏的语谐和节奏改换,追摹心情激动时情感喷射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慑。

李白诗篇的幻想变化多端,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力。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与美丽两种类型。

李白诗篇的语言风格,具有新鲜明快的特色,明媚爽快是其词语的根本色彩。

李白诗篇的影响:其时就征服了很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名誉和位置。李白诗篇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篇著作中反映出来的品格力气和特性魅力,独立品格、洒脱风神,他的诗篇的豪宕潇洒的风格、变化莫测的幻想、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四章 杜 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缓思维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望岳》这是杜甫现存作口里写作时间较早的一首诗,那开阔的胸怀、宏伟的气势,不亚于李白。《登岳阳楼》此刻的杜甫已是一身病痛,耳聋齿落,右臂偏瘫,还患有肺病和风湿症,本身已难保,可他惦念的却是京师关山北面的边防吃紧,为国家的安危流泪。

杜甫身上有较稠密的儒家“忠君”思维,以社稷为重是他轸念民生疾苦的起点,他的忠君思维和爱国爱民情怀错综地交错在一起,对社稷和公民的终究关心,是他“忠君”的核心内容,在他身上有极激烈的“布衣”认识,终身怜惜公民,坚决而真诚地为苍生社稷担忧,用诗篇抒发可以引起普通人共识的思维情感,是一位巨大的公民诗人。杜甫的思维受儒家影响较大,但他与道教、释教中人也多有交游,未限于一宗一派。

第二节 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方法

杜甫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兵车行》自立异题,直接针砭时弊。在写法上,一开始摹写送行惨状,是纪事;自“行人但云”以下为征夫的抱怨,为纪言,选用的是一种客观的写实描绘方法。虽说是写实,杜甫的以时势入诗却含有泪水和厚意,具有运笔如椽、令人为之神动心摇的感染力。

藉记事以抒发,将记中和叙事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然后使得杜诗具有“诗史”的性质。杜甫诗篇的写实方法,不仅体现在他那些实在而深刻地反映了其时社会现实的著作里,也充沛体现在他创造的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里。

以叙事写法写流离失所的社会生活,纤细而实在;用纪行方法写山川景物,准确而逼真,极大地丰厚和拓宽了诗篇创造的写实方法,这是杜诗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

第三节 杜诗的沉郁抑扬和律体成果

沉郁抑扬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造风格的一种描绘,当时,自称“沉郁抑扬”的意义,主要是表明自己学力深重,写作技巧熟练。后来,当他阅历了干戈离乱,饱受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按捺的悲怆情怀,创造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抑扬”来归纳他的诗篇风格,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意义,可真实作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杜甫的诗篇,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一种年代加在夫辜者身上的悲惨剧,笼罩着郁闷悲惨的气氛。

杜诗沉郁风格的构成,是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品,是年代社会心理在杜甫诗篇创造中的反映。入蜀后的十余年流浪,是杜诗沉郁风格开展的高峰,越到晚年愈更增加了稠密的悲惨剧气氛。其郁积于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一口气强咽下去,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深重淳厚起来,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崎岖抑扬,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

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在十年困居长安期间构成的,而于杜甫晚年流浪西南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杰出,他把律诗的体裁规模扩大到简直与古体诗相同宽广的程度,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特殊的成果。如《春夜喜雨》是杜诗五律的代表作,格律严厉,对仗整齐,但定得浑融流通、情韵美丽,无一点点用力的痕迹。《登高》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八句皆对而一气灌输,悲怆而不低沉,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写得一气回旋扭转、轻软恣肆,极尽改变之能事,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的绝句的声调上不是那么动听调和,但规矩、句法多变,描写详尽,能弯曲达意,并且受民歌的影响,更多的杂有其时盛行的口语。

他将宽广的社会生活全面引进到律诗里来,构成律诗强壮的生命生机,并于晚年致力于近体抒发方式的探计,力求发明律诗共同的语言和境地。

第四节 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

杜诗的集大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心学习前人,不薄今人爱古人;二是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三是功力深沉,能自铸伟辞。不仅杜甫作为儒家抱负品格的化身遭到推重,杜诗也作为集大成的艺术范式遭到崇拜。

第五章 大历诗坛

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化的过渡期。很多著作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萧瑟心境,寻求清雅高逸的情调,体现安静淡泊的生活情味,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显露中唐面貌。

第一节 韦应物与刘长卿

韦应物,他前期的诗歌创作,承继了盛唐诗人关心实际、寻求理想的传统,在他后期的著作里,诗人对从政已感绝望,爱情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小天地里,赏识山水之美和闲静趣味,于中寻求安慰。所以,神往隐逸的安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平,成为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

《寄全椒山中道士》友情深沉的趋势情感,出之以平心静气的淡泊之语,诗境洁白雅洁而意味深长。

《滁州西涧》以极简练的景象描绘,逼真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安静野逸之趣,古淡清腴,悠然意远,无声色臭味,似不食人间烟火语。韦应物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刘长卿曾自许为“五言长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文字省净美丽而意境幽远,可弥漫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冷酷孤寂的情思,透露出浓重的衰飒索寞之气。刘长卿的诗大都写得省净流通,既有极工的对偶句,又有结构自然、不讲字句对仗的流水对句,整散和谐而节奏流通,风格清冷淡远。

第二节 大历十文人

“十文人”之名,开始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侯审。

“十文人”齐名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主要创造倾向和诗风的附近。他们的诗篇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讴歌泰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根本主题。艺术体现上以谢跳为宗,考究格律词采,寻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绘景。技巧趋于细腻雕刻,大都写得精美整齐,十文人诗都偏重于整齐精粹,“十文人”的诗篇并没有比前人供给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淡的艺术寻求,深受盛唐王、孟诗风的影响,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缺少他们的盛唐长辈那种高昂猛进的精神风貌,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分配的诗篇的词语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冰冷、萧条甚至昏暗的颜色。昏暗清凉的词语颜色,使他们的诗全体上给人以苍凉衰飒的风格形象。十文人喜用白描方法写诗,以求意象的立异。其意象多由生活中常见的山峰、寒雨、落叶、灯影、蝉声、苍苔等组成,十文人诗的特色之一是写得传神,如画工之用写意,描绘详尽。

大历十文人诗的又一特色,是以写境地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长于运用纤细清幽的自然意象,他们的不少诗作过于考究描绘描写技巧而显雕刻,有佳句而无佳篇。

第三节 顾况、李益

顾况,诗篇的主要体裁是古诗和乐府,诗风浅显明快,真率自然,如《苔藓山歌》:像是信手拈来,却又是那么饶有风趣,腔调流通自然,比方新颖奇兀。

《悲歌》其二:除幻想过人而外,规矩结构也轻软有致,出人意料。 李益的诗较杰出地体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李益的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既体现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体现了征人思乡的哀愁。

《塞下曲》这各英雄主义的豪放气慨,显着的带有盛唐余韵。消沉悲怆的情调。其《盐州过胡儿饮马泉》。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所以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闻名而撒播于世。

第六章 中唐诗篇

诗到元和体变新,有以的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他们带领一批新的诗人写新乐府,作诗尚实、尚俗和务尽。有以韩愈、孟郊为首的韩、孟诗派,不平则鸣,作诗尚怪奇、重片面,刘禹锡、柳宗元也是这一时期的大诗人。

第一节 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字乐天。白居易的政治抱负是贞观之治,纵观其一生,他首要接触的是儒家思维,然后才顺次接受了佛道二家思维的影响,他以儒家思维为世用,以老子思维来谋身,以庄禅思维来文娱。

白居易是一位具有自觉的理论认识的诗人,把文字当作救助社会,改进人生的利器,要求诗篇能“补察时政”和“泄导情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把自己此前所作的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最垂青的是讽喻诗,因能反映国务民生,可发挥政治上的美刺效果,契合儒学的比兴传统。

《卖炭翁》诗中充沛暴露出其时政治的漆黑和公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公民的激烈正义感和责任感。他的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

白居易的感作诗,为受外界事物所感、道理动于内而形诸赞叹者,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果。

白居易的杂律诗包含称为“千字律”的长篇排律,以及一些较为矮小的律绝。

元稹,字微之,行九,世称元九。元稹首要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他便大胆地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造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专门要挖苦执政、代表伸冤。在当时鼓起的新乐府的创造活动中,元稹的这些挖苦诗无疑起了活跃的推进效果。但他有一部分新乐府诗仍借用古题,不似白居易那样坚决完全,旗帜鲜明,并且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的生动性方面,都不及白居易。

真实能代表元稹创造特征的不是新乐府,而是轻浅的艳情诗和写生离死别的悼亡诗。

在元白的唱酬诗中,元稹所呈露出来的诗人性情和感触要更亲热真实一些。元稹是深于情之人,在妻子韦丛身后写了不少动听的悼亡诗,语言朴素逼真,寄寓着人生至情,为古代悼亡诗的名篇。

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本身遭受的“小碎华章”,加上他们两人的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构成“诗到元和体变新”的局势。

元、白的这些诗,从内容到方式都突破了诗篇的传统标准和传统形式,打破了诗篇创造的神秘性和高雅的贵族气,使其尘俗化为社会遍及承受和赏识的浅显文体,呈现出诗篇前史转机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在中唐的新乐府诗方面,张籍、王健的创造成果及影响仅次于白居易和元稹,一般把他们归入元白诗派。

张籍以乐府诗闻名,他的诗今存四百多首,其间乐府诗约七十首,体裁较为广泛,有揭穿藩镇割据和军阀混战的,也有打击豪门作恶的,而以写农人生活为体裁的价值最高。《野老歌》将农民的贫穷与商贾的富庶作比照。《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回绝强藩李师道之聘的比兴之作,本非写男女情爱的著作,但却能够当情诗来读。

王建的诗篇创造,以乐府诗成果最高,但以宫词的影响较大。其乐府诗主要特征是体裁广泛,爱憎激烈,在以近于口语的笔调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起,往往喜欢以独特而明显的形象,激烈地体现主题。

王建在创造中有以俗话、民歌入诗的倾向,一些小诗写得浅显流利而妇孺皆知。

王建还以描绘宫女生活的《宫词一百首》闻名于世,他的这些诗带有七绝连章组诗的性质,写得清丽新巧的。

第二节 韩愈、孟郊

韩愈,字退之,后人称他为韩昌黎。

韩愈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比较保存。他用儒家之道来对立释教,大力反佛。

长篇古体诗,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带有“以文为诗”的特色。欲鸣人世的不平,加之自视甚高而学识渊博,以古文之浑灏溢而为诗,汹涌澎湃,滚滚不穷,方法变怪百出,可惊可叹。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大和现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绘。为了穷形尽相,用排比句式罗列比方,这是一种散文明的赋体方法。再如《山石》按行记散文的叙说次序,写黄昏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尽,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全诗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造语冷僻,句断而意脉相连,为七言古诗散文明的模范之作。这种散文明风格的进一步开展,便是有意把诗写得不像诗,寻求“非诗之诗”。

韩愈在艺术上故意寻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地。但作诗寻求险怪,终会走到“以丑为美”的境地,行将生活中的丑恶事物写入诗中,作古怪之想,这是形成韩愈诗风改变的重要原因。

孟郊作诗尚奇峭,但不像韩愈那样出自才华,而是出自苦吟。在中唐大批寒士窘迫失落的宽广社会布景下,孟郊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诗中颇多祸患感、郁闷感,以及人生凄惨剧与失望心思交织成的幻灭感。

他的诗惯于用白描的方法,形象化的比较,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

孟郊的诗多体现其苍凉苦寒的贫穷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彻骨寒气。孟郊诗也有散文明的倾向,体现为诗中发议论。

第三节 李贺

李贺,字长吉。

李贺是一位早慧的诗人,他前期的诗不乏气势高扬之作,如《雁门太守行》用浓彩重墨描绘边城激战的剧烈局面,展现守边将士的壮烈精力,意境光辉绚丽,真可谓笔补造化。

他除了用诗篇揭穿时弊外,还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体裁,从各个方面展现同时代许多失落的、受压迫的人们的凄惨命运。

他的适当一部分诗篇,世批判地、乃至是陶醉地描绘了阴沉和逝世,以阴冷凄清的笔调,营建荒诞的境地,体现过火的伤感,还有一些堆砌华美辞藻的宫体艳情之作。描绘天仙地鬼成为李贺诗中有目共睹、最具特征的部分。

《苏小小墓》涉笔幽冥,梦想六朝名妓苏小小为失掉往日的爱情欢喜而忧伤,通篇是鬼魂的恋歌,凄艳绝伦。

李贺“长吉体”的主要艺术特征,首先是在构思与艺术幻想上具首创性,如《梦天》,偶有所感,便从一点生发开去,精鹜八极,思接千载,既能从实际中摆脱出来,充分发挥奇特的幻想,又能根据生活,力求感触的逼真和形象的生动,并将这敌对的两边一致起来,构成美好的意境。李贺诗篇的意象非同小可,他最长于运用神话传说的荒诞、华美的语汇,独出机杼地创造出想入非非、从未有过的意象。

明显绮丽的意象和丰厚的片面颜色,是李贺诗篇最杰出的特征之一。李贺诗具有“冷傲怪丽”的风格特征,冷、艳、奇、险,独树一帜。他在诗篇的修辞上是颇下功夫的,喜用“啼”、“泣”、“腥”、“冷”、“血”、“死 ”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傲的图像,表现出一种悲痛的美。他的“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别致首创的特征。

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字梦得。他的诗大致可分为讽谕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歌体诗。在诗史上,他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实他的诗是标新立异的。他的诗歌创作,善用典实而透脱不滞,词采丰美而笔致流利,造境明媚清远而风神俊爽,又有一种恢宏的气量,骨力豪劲。

他的讽谕诗和感遇诗多作于被贬逐朗州期间。即使屡次遭贬放逐,却毫不屈从,仍然决心满怀,长于化低回哀婉之音为大方激越之韵,且风骨苍劲,这是十分可贵的。

咏史诗在刘禹锡诗中占的重量不大,却是艺术上极精深而思维深入的著作。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前史遗址的怀古之作,一般选用五七言律绝的方式,经过对与前朝史实有关的奇迹景色的描绘,抒情千古兴亡之感,含有精辟的谈论的高见。他的竹枝词,留意吸收民间口语,并学习民歌动听悠扬的情调,赋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刘禹锡的诗写得都比较明快,很少不流畅,民歌体诗,更是新鲜生动、风格明快,具有稠密的地方色彩。近体则写得更宛转精粹,风格刚健爽快。柳宗元,字子厚,他的诗歌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表达被谪贬的郁闷哀痛和思乡之情,忧愤深广,风格清凉陡峭。他在贬谪期间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因为孤独寂寞,他的山水诗常出现地老天荒的空阔孤寂境地,反常冷峭清远,如《江雪》、《渔翁》。

虽说是受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平平风格的影响,但没有陶诗那么安静闲适,而是多了一层冷酷空寂,并且写得精刻孤峭。柳诗兼有简练、温丽、靖深之长,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李商隐的诗歌,长于表现纤细的感触和个人心绪,诗歌精工典丽、富于联想和暗示情味。除杜牧还能单独建立外,有受李贺影响的“瑰奇美丽”诗风,有跟随贾岛的“苦吟”诗派,也有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嫉恶如仇或隐逸豹隐派。各派的一起倾向是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刻。晚唐诗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浓郁伤感心情的美。

第一节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可以说主要是由咏史诗和无题诗的成功创造而奠定的。政治讽谕诗《有感二首》、《重有诗》、《哭刘蕡》等有关时政的著作,直诉胸头气愤,悲凉沉郁;便更多的却是经过个人的身世遭受的歌咏,表现出自己对实际严重政治问题的必定或批评,把政治上的感受和生活上的抒发严密地联络在一起。其咏史诗的深刻性,在于可以从政治着眼来看待一些前史现象,常常把封建帝王的荒淫恶习同政治上的病国殃民联络起来调查。成功之处在于留意构思的凝练、选材的精当,奇妙地将前史与实际交融在一起,或用设想之辞创造出带有虚拟颜色的场景,打破史实限制,更深刻地提醒挖苦目标的实质,或捉住具有典型含义的细节或微物,深化挖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到达涵义的深刻性与形象的明显性、情味的隽永调和一致,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

无题诗的内容和作意,主要说法有两种,即寄予说和爱情说。

李商隐无题诗大都与爱情有关,但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寄予痕迹比较显着,有的则似有似无。他的一些无题诗,在爱情华章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苍凉体会,和那种模糊不定、总是若有所失的情感,所以既可以理解为爱情诗,但又不仅仅是爱情诗,如《无题二首》其一。前一首写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巴望相见而不得的心境,或许寄寓了作者仕进机缘少纵即逝后落拓不遇的感伤,但难以指明。

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大部分应归于朴实的情诗,如《无题二首》其一: 昨晚星斗昨晚风,两心相应一点通,但徙留艳羡不已的回想罢了,十分的失落迷惘。

这些无题诗,表现了李商隐长于描绘杂乱的隐秘难言的爱情心思,以及经过布景气氛的烘托和用标志方法抒情情怀的艺术身手,创造出惝况迷离的深隐模糊之美。他的诗成果最高的是近体,他承继了杜甫七律锻炼严谨、沉郁顿挫的特征,又交融了齐梁诗的淡雅颜色、李贺诗的梦想标志方法,形成了厚意绵邈、瑰丽精工的共同风格。他的绝句中反映身世之感的较多,深刻地反映了衰落年代的士人心态,写得厚意绵邈,沉博绝丽。艺术上的显着特征就是细美幽约、模糊宛转,为感伤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篇,特别是他的爱情诗,对子孙有很大影响,李商隐那些体现感伤情调的诗篇,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这样便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第二节 杜牧、许浑

杜牧,字牧之。在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很多选用七种方式写作咏史诗,用明显的史论笔法,寓褒贬谈论于宛转蕴藉的诗味之中,创作出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优秀作品:《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虽是悼古伤今,却在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创造出明快美丽的意境,有一种俊爽的风格。他是解风情的诗人文人,写过一些有名的写离情的伤别诗。

牧的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他长于选取新鲜明亮、能给人以快感的景象来表达他的情怀,用色彩明显而飞动流走感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美丽诗境,如《山行》,富于画中有诗,意境美丽,以流畅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象的新鲜气味,明媚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好的艺术感触。

其咏史怀古的七绝多写得才华轻软;写艳情的伤别诗、纪行诗和写景诗,也笔调新鲜潇洒,不落寻常窠臼,故能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与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许浑在其时诗名颇盛,有“江南文人”之称,许浑的咏史怀古诗也不乏佳作,如《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在凭吊奇迹的感叹中,充满了对日趋衰落的唐王朝暴风雨将降临的忧慽,心中一片苍凉,流露出对无法挽回的颓势的百般无奈的心情。

第三节 贾岛与姚合

贾岛是闻名的苦吟诗人。《秋暮》凄清孤寂,暗自流泪而苦吟不止,因颠沛窘迫,已心疲力乏,所以诗中老是笼罩着阴霾寒冷的峭硬情调。

同样是苦吟诗人,孟郊代表了想用世而终究赉志以殁的悲剧性的一面,而贾岛代表的则是抛弃大志、醉心于揣摩词句的豹隐的一面,郊、岛并称,宋人有“郊寒岛瘦”之说,实则岛不如郊。他的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很少反映对社会生活,局度也显得比较狭隘。他的五言律写得很精深,能于细小处见精力,造清奇幽微之境。如《题李凝幽居》。

因他太醉心于词句的揣摩,虽在描写幽静清峭的自然现象上体现了美丽的技巧,但因过于描写,过于求新务奇,反而疏忽了全诗的意境发明,以致有好句而无佳篇,瘦涩奇僻。

姚合诗被称为“武功体”,诗风清切陡峭。姚合作诗的才调和“苦吟”时间都不及贾岛,所以他的大多数诗都显得平铺直叙,境地与风格也并不很高。可是姚、贾诗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兴趣,以及于一联、一句,乃至一字的推敲上争奇斗巧的做法,很合适那些生活窘迫、才华不大的中、小诗人的口味。

第四节 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的影响最大,承继新乐府的写实方法和讽喻精力,反映民生疾苦,批评糜烂控制。《橡媪叹》经过对老农妇拾橡子果腹的描绘,揭穿官府对公民的严酷克扣,抨击巧取豪夺的狡吏贪官,对赤贫大众的凄惨命运充满了怜惜。

陆龟蒙艺术上较成功的著作是五七言绝句,尤其是那些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隐逸情调的七绝,在他不经意的散淡之作里,具有一种恬淡情思和恬淡境地,构成江湖隐逸诗风。但司空图主要以诗论闻名,他提出“象外之象”说,着重诗篇要有“韵外之致”,亦即后人所说的“神韵”。以为诗篇创作应具有“象外之象”,第一个 “象”指诗中详细明显可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个“象”则指这种歌形象画面所包含的无量神韵,是无象之象。所谓“辨味”便是要能分辨出诗的情味神韵。“味外之旨”也便是“味外之味”或“韵外之致”,是诗篇意境美的重要审美特征。

第八章 唐代散文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

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改造,它有很实际的意图,有明显的理论建议,有较为广泛的参与者,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韩、柳之前,已经有许多作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立骈文、发起古文。特别是自天宝初至大历末近四十年中,文坛上活泼着一批复兴儒学的古文家,他们开始奠定了古文运动的思维基础,并进行了古文的创作实践的测验。从萧、李等人到梁肃和柳冕,均复古有余而立异不足。

中唐的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古的旗号而开展起来的,与其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明的状况有亲近的联系。唐代古文运动鼓起的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受文体文风本身演化规则的分配,与唐代四六文的开展有关。

韩、柳从实际的需要动身,在批评承继古文运动前驱之文论的基础上,对儒道进行全面的整理,提出了许多新解,以文章内容的革新带动方式的革新,才使“文以载道”说产生了实践含义,并在理论上臻于完善。

“文以明道”这个提法,在总结前人关于文章作为体现儒家思维体系的“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了“道”与“文”的联系,然后确认了“古文”创造的指导思维。从“明道”的要求动身,韩愈特别强调作家思维涵养的重要性。在详细的创造实践中,韩愈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标语,这一观点,把“明道”与对实际的批评联系了起来。

韩愈明确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建议。“去陈言”包括对立困袭、模仿之意。韩愈除了要求文章“去陈言”和“辞必已出”外,还要求文字的表达要流利流畅,符合语法,提出了“文从字顺各识职”的文学建议。发起“文者以明道”,而所明之道又是圣人之道,就这点来说,柳与韩是共同的。柳宗元在对立绣绘雕凿的文风方面,也持与韩愈相同的情绪,关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他的定见也大体与韩愈类似,但不如韩愈那样体系、简明。

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

将原属诗赋的纯文学的情味风神归入短篇散文之中,使其成为文学散文。这是他在文体变革上的完全之处,也是他发起“古文”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立异上有杰出贡献。碑志著作最多,巧于摹写,留意取舍,把精辟的谈论,真诚的爱情运用于其间,加之长于描绘人物、杰出中心,使其成为“一人相同”的生动的列传文。赠序和杂记、杂说等文体,则归于韩愈再创的新体,韩愈以诗之唱叹神韵化入赠序中,又交叉谈论,遂构成融抒发、记事和谈论为一体的杂文文体。韩愈杂文中的“杂说”,言简意赅而内容丰富,行文尤为不拘一格。在写作实践中,韩愈简直可以用各种体裁,在各种题目下,依据实际的需要和自己的意思,自由地记叙、描绘、谈论和抒发。在写作中,韩愈建议“文从字顺”,在他的文章里,可以把口语、古语、僻语、奇语等五花八门的语汇加以精心选择、琢磨,从头改造,组合铸造成新词语。

韩愈的古文构成了自己特有的创造风格:雄深雅健、猖獗恣睢的艺术风格。

柳宗元的人物列传,一个杰出特点是:主人公大多是社会上位置不高或被压迫的人物。这些人物列传尽管大都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但有的著作也带有若干虚拟、寓言的成分,或作了必定的夸大。作者所着重描绘的是人物的独特之处,并经过人物独特的浍写出明显的有特性的人物形象来。

柳宗元的山水行记是其散文中最具艺术特征的著作,极富画中有诗。柳宗元写山水记的动机,不仅是以发现被遗弃的山川之美来反映他自己的见弃,发抒他的愤恨、悲痛郁闷的心境,并且在山水记里边还弯曲地提出了对实际的不满和批判。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长于捕捉自然事物最共同最精微的改变神态,其笔下的山水,往往是真假相衬映,动态相转化,侧重于逼真,整个境地则是安祥静寂的。但由于写于长时间谪居之中,心境不免消沉郁闷,境地过于清凉孤寂了些。

柳宗元文学散文的整体艺术风格是沉郁凝敛、冷峻陡峭,他的文学散文发明成就在以下两个方面有高出韩愈的当地:一是在列传散文方面为普通百姓立传,二是在山水散文方面发明天人合一的意境,风格冷峭,蕴涵理趣,创始了描绘自然美的行记散文发明的新局面。

第三节 晚唐的挖苦小品文

晚唐骈文的复兴,是古文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骈文之所以复兴,却又与古文运动的限制有关。 晚唐的挖苦小品文却异军突起,大放光荣。晚唐小品多为刺世之作,篇幅言简意赅,批判性强,有如匕首与投枪,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和罗隐等。

皮日休《读司马法》一文中说:言必有中地指出帝王的权位是用老大众的生命换来的。陆龟蒙《野庙碑》,借对农人祭祀庙中土木偶像的描绘,转而抨击巨细封建官吏的凶狠残暴和虚假无用。罗隐《英豪之言》发挥《庄子。胠箧》“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对历代统治者打着挽救大众的幌子抢夺帝位的行径进行了揭穿。

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唐传奇指唐代盛行的白话短篇小说,志怪之怪,多指超实际的神灵鬼魅之事,而奇字意义则要广泛得多,不光可指超实际的奇特之事,也可指实际中的奇人奇事。这后一方面正是唐代的小说创造有别于六朝志怪的当地。

若从小说本身的演化来看,唐传奇的昌盛与唐人的“有意为小说”有更为直接的联络,也便是说与唐人的小说创造观念有关。

从初唐的武德年间至大历末,为唐传奇的初兴期,即由六朝志怪小说演化为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

《游仙窟》是唐传奇初兴期艺术成果较高的著作,带有骈体小说的鲜明特征。从元和年间开始到大行初(也便是习惯所称的中唐),是唐传奇的茂盛时期。

元稹的《莺莺传》是作家依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创造的爱情小说,也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唐人传奇。蒋防的《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惨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沈既济的《枕中记》也是唐传奇中的名篇。

从晚唐到五代是唐传奇的式微期。相传为杜光庭所作的《虬髯客传》,是晚唐游侠小说中成果最高的代表作。

唐传奇的虚拟和幻想已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创造的老练。唐传奇还标志着白话小说文体的彻底独立。首要,唐传奇作家大下降自己描绘目标的社会层次,把笔触伸向与军国大事无关的奇人奇事。其次,唐传奇将所写故事情节化、细节化,重视写人物的生活小事,特别重视写他们的情感生活或性格偏嗜之类的细节。第三,唐传奇的叙事形式由故事中心向情节中心、人物中心演进。

唐传奇的文采与臆想之丰厚和绮丽也不同凡响,其叙说语言雅俗兼采,时庄时谐,用白话描绘物态情面以致琐屑情事而获得成功。此外,唐人还将其最擅长的诗篇辞赋很多运用入传奇文,唐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的写作小说的开始,他们的一部分优秀著作一直是后世小说家学习和学习的典范。唐传奇在故事体裁或内容上成为尔后中国许多最美丽的故事的渊薮,是后来宋元明清许多小说戏剧罗致质料体裁的宝库。

第二节 敦煌变文与俗讲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造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后来为释教俗讲所借用,所以在敦煌发现的说唱文学里保存较多。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改变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

就其选材而言,这些变文可分为三类:一是讲演佛经故事的宗教性著作;二是讲演前史故事讲史著作;三是讲演民间传说体裁的著作。

“变文”的辨认特征有二:一为“×××处,×××说”的方式,正是讲唱替换的当地,也正是显现、点拨图像的时候。二为“当尔之时,道何言语”的方式。

俗讲,又可称为讲经文,选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宣传释教教义,比如无常、无我、业惑、四大皆空、存亡轮回、因果报应。它是解说释教经典的,将浅显而不为“俗人”所懂得的经文,加以浅显的演释后,变得使人人都能理解知晓。

俗讲属宗教性讲唱文学,说唱合作,一段散文叙说,一段韵文歌咏,俗讲的讲经文是有必定的程序的。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前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燕乐在唐代原称俗乐,词是唐代发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开端是唐代音乐燕乐的产品。词发生于初盛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

敦煌曲子词体裁规模较广,与盛唐诗人所写征戍、闺怨一类相同,情感真率而语言浅显生动。

敦煌曲子词,除语言的俚俗质朴外,还保存着词初起时的“原始”状况,即体系的“不稳定性”,其优秀作品总是想像丰厚,比方恰当,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浅显易懂,与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颇多一起处。

文人词大约发生于唐时期,标志着词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唐的文人词,主要是罗致民间词的表现方式来从事创造,方式比较矮小,一般都具有新鲜、明亮、生动的特征,体裁也较为广泛。

中唐是文人作词的测验阶段,尚无专门从事词创造的作者,写诗的方法作词带有绝句风格,词与诗的边界还不是很清楚,多体系矮小之作。

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温庭筠,字飞卿。温庭筠在晚唐诗坛与李商隐齐名,声称“温李”,是唯美诗风的代表作家。他是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菩萨蛮》长于写美人的身形妆饰及其闺阁情思,但不作理解的叙说,而是以物象的错综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形象的美感,引进发生一种深美的联想。

温庭筠的词常以静态的描绘替代抒发,尤着力于细部的重彩描绘,赋有装饰性,并且长于用暗示的方法,意象的联接是跳动性的,需要用幻想弥补,形成宛转的作用。

在创始“词境”的体现内容和体现手法方面,温庭筠能够视作是由诗变词的创始性人物。他的大部分词重视文辞声律的华美精工,其美丽处有如晚唐诗风,然亦有绝佳而不为词采所累的近于自然之作。再如《更漏子》、《梦江南》用少藻饰、多白描的句子写离情别恨,无名的忧虑烦闷,似百般无奈的轻喟,词境缠绵悱恻,凄丽而有情致,颇有民间曲子词的风味。此种无心寄予而悲愁深隐的著作,对后世词的开展有更活跃而深远的影响。

韦庄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但他的词写得疏朗、显直,主导风格与温庭筠是不相同的。如果说温庭筠创始词为艳科的传统,重视藻饰,以淡雅见长;那么,韦庄则是对民间抒发处以艺术的加工和进步,多兴会舒畅之作,以疏淡为美。他写词以抒发为主,浅显易懂,心声毕露,故不着力于藻饰,唯将一丝一缕之厚意逼真地写出。《思帝乡》写的是常见的情爱体裁,但善于勾勒,直接描绘人物的心思感触,笔调放俊美,敞开了用词直抒发怀的习尚。

韦庄和温庭筠各有所长,各自拓荒了一种新的词风,反映了词由仅供歌儿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词”,到抒发写怀的“士大夫之词”的突变过程。温庭筠词中触目皆见精丽字面和瑰丽意象的结合,以及香软词境,关于词在晚唐五代敏捷鼓起是有决定性含义的。韦庄相对冷漠词体佐欢酬宾的实用功用,直接表达情怀意绪,敞开了文人词自抒发情的传统,成为南唐词的先导。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开山祖师而进行词的创造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修改的《花间集》。

花间词人援齐梁宫体诗的体裁、字面和技法等入词,以词的闺阁气氛、情恋场景和女人关注心思的满意,体现着一种文娱消遣功用,敞开了曲子词艳科娱人的传统,婉丽绮靡的花间词风,亦成了词的主导风格,对后世词的开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

如果说前期西蜀词主要用于应歌,秾丽之作较多,挨近晚唐;那么,后期的南唐词则较重抒发,多疏淡之作,较为高雅,挨近宋初。南唐词增加了体现人生际遇方面的实在情感,词人择调又重其抒发性,声情高度和谐,语言趋向清雅,基本上完成了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严重改变。

冯延巳作词不追求人、物描绘的详细、逼真,而是重在抒情触景所生之情,情思千回百转,若有寄予,又若无寄予,深婉蕴藉而缠绵悱恻,将晚唐以来的婉转词风又推进了一步。冯延巳于词中着力体现的是高雅美丽的意境。

他的前期著作以反映沉溺声色、尽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他的绝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逼真率直。

李煜当上偏安皇帝,开始写心境沉痛的离愁别恨,由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转入心里境感的表达,表达孤单、惆怅和无法等难以明言而又牵肠挂肚的茫然心绪和郁闷情怀,显得分外沉痛。写亡国的深悲世痛是李煜词最感人的华章。

《浪淘沙》、《虞美人》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懊悔、悲愤和哀愁等杂乱的情感,慨叹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李煜的后期词,纯以白描后法直抒心里的极度沉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旧事新境贯穿,既能引发联想,又加大了爱情容量。

重点难点考试方针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篇

第一节 隋代文学

识记:

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卢思道及其代表著作《从军行》

杨素及其《出塞》诗

了解:

卢思道《从军行》的艺术特色:逼真感触、贞刚之气,苍劲骨力。

简单运用:

北方文人的诗风改变:文采和情调交融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归纳运用:

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开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依然呈然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识记: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世文类聚》。

上官仪与上官体:“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既贵要,故其时多有用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注重诗的方式技巧,寻求诗的声律之美的倾向。

初唐四杰:唐初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了解:

上官体的特色,注重诗的方式技巧、寻求声辞之美,健康开良的创造心态,雍容典雅的气量,是其时宫殿诗人创造的模范,上官体在唐诗开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效果。

“初唐四杰”在创造上的不同个性特色:王杨拿手五律,卢骆拿手歌行。

简单运用:

贞观诗风的新变,由刚健质朴趋向体现技巧的贵族化和宫殿化: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后仿照六朝声律辞采,融而未合;风格兴趣日益贵族化和宫殿化。

上官体的立异和限制:主要体现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写景技巧,洗削了南朝诗的浮艳雕刻。但诗的体裁限制于宫殿,缺少大方雄健之气。

归纳运用:

“初唐四杰”诗篇的创造特色:不平之鸣,大方悲惨,从宫殿走向贩子,不限制个人生活,进入社会变迁的慨叹,从而思索人生的道理。七言歌行气势强大,抒发夹以谈论,可长可短,工丽整炼中显出流宕和气势。五律老练,也透露出雄杰之气和大方情怀。

第三节 杜审言与沈、宋

识记:

馆阁体

杜审言及文章四友。

宋之问和沈佺期

了解: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庚岭》和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简单运用:

律诗体式的定型,五言律的定型及其推导连类效果,由五言律基础推导出七言律格局。

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识记:

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的复古倾向及其诗篇建议,康复古诗比兴言志的精致传统

张若虚及“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刘希夷及其代表作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

了解:

陈子昂的诗篇情调及其《感遇》(其三十六)诗:侠义的述怀之作,经国济民,具有高昂强大的爱情气势。《登幽州台歌》:六合无量、人生无量,孤僻之气。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乐府旧题,全新内容,诗情、画意和道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小巧透彻的诗境。

简单运用:

陈子昂诗篇的思想性和干涉实际的效果:康复精致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较强的思想性和干涉实际的效果。但缺少艺术感染力。

归纳运用:

陈子昂诗篇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开展的奉献:发起风骨和兴寄,活跃推进诗风革新;提出“节气端翔,音情抑扬,光英朗练”的审美抱负;成为盛唐歌行即将到来的序曲。

第二章 盛唐诗篇

识记:

盛唐诗风构成的标志:声律风骨兼备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识记:

王维的生平。

孟浩然的生平。

了解: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诗情画意。《山居秋暝》:自若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创造出空明境地和安静之美。

孟浩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从高远处入笔,自孤寂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象与清淡的情思相融,构成平平清远而意兴无量的明秀诗境。《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境地宏阔,气势强大。《春晓》:似有惜春之情,却无迹可寻,语言自然纯洁内秀。《宿建德江》:写客愁,句子平平,诗味却很浑厚。

简单运用:

禅宗对王维诗篇的影响:很早归心佛法,受北宗禅影响较大,晚年挨近南宗蝉。以蝉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地对王维山水诗创造影响极大。归隐诗的空静之美:坐禅体会,独坐感悟,在对山水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王维《辋川集二十首》:自甘孤寂的山水情怀披露得极为彻底,彻底脱节尘世之累,思虑净化,只要直觉形象和难以言说的自若之美。

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色:平平自然,不求工而自工。

归纳运用:

王维、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的不同特色:孟浩然更靠近自己的生活,语言自然纯洁而内秀,比王维更显憨厚,更挨近陶渊明境地;王维更长于体现空山的安静着美。王维的诗带有佛理禅趣;孟浩然体现的是不同凡俗的狷介。王维的诗长于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层次丰厚;孟浩然更多的是一时兴到之语,以诗篇的全体美而制胜。

第二节 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

识记: 王翰:多绚丽俊爽之语。《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以豪饮奔放写征战,辞丽气清,抑扬劲健。

王昌龄: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特色。《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脉细密弯曲而情气疏宕俊爽。

崔颢《黄鹤楼》:触景生情,乡愁,“鹦鹉洲”相关前后。亦古亦律,大巧若拙,气格雄健,寄情高远。

李颀《古从军行》:节气老劲,刚健有力,但诗中缺少鲜亮的色彩,意象阴冷,情怀悲怆。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对胡笳声炉火纯青的描画,发明出清奇幽渺而刚健的意境。

了解:

王昌龄边塞诗:为后世传诵的均为七绝。连章组诗《从军行七首》:规矩整齐,意脉贯穿,离愁别怨与英雄气概相结合,更显悲凉昂扬,清刚婉健有气骨,为七绝连章中的神品。

五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借送友自写胸臆,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尚,意蕴宛转而风调清刚。

简单运用:

王昌龄为七绝高手的特色:不管写什么体裁,表达什么爱情,体现什么风格,总有一种清刚之美存在。他的七绝简直首首都好。

崔颢《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的原因: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律,亦古亦律,大巧若拙,气格雄健,寄情高远。

第三节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识记:

高适边塞幕府阅历与诗歌创作。

岑参两度出塞与诗歌创作。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境雄壮雄壮,胸襟高远开畅。

了解:

高适《燕歌行》思维情感:极为杂乱,既有赞誉英雄气概、表扬兵士短兵相接,又有怜惜思妇、不满将帅帐前歌舞作乐。艺术特征:虽多用律句骈语,但不以文采富丽见长,而是轻软顿宕,以沉雄气质和淳厚骨力制胜。

岑参《走马川行赠给班师西征》及艺术风格:雪夜风吼、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成了烘托英雄气概的绚丽风景,具有奇伟美。

王之涣《凉川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艺术特征:绚丽中寓凄凉,大方雄放而气骨内敛,厚意蕴藉,意沉调响。

简单运用: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色:气质沉雄、大方悲凉,以骨力制胜。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艺术特征:大气回旋扭转、奇情逸发,最令人称绝的是“梨花开”的意象,这一幻觉,表现将士达观精力,也使边地风景更显奇特绚丽。

归纳运用: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艺术表现方法;高适将个人的边塞见识、调查考虑和功名志趣糅为一体,凄凉悲慨中带有沉着的镇定,但基调是大方激昂的;岑参拿手写感觉形象,特性猎奇,用大方豪放的语谐和独特的艺术方法,生动地表现西北大漠的奇特风景与景物情面,别具一种奇伟绚丽之美。高适、岑参并称的原因:都有边塞参军阅历,都为出色的边塞诗人,风格雄放,都拿手七言歌行。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缓思维性情

识记:

李白的生平。

简单运用:

李白的思维性情特点:儒家“兼善天下”思维,想要“济苍生”“安社稷”;道家及庄子遗世独立思维,寻求肯定精力自在,鄙视人间全部;还受游侠思维影响,勇于打破传统偶像,平交诸侯。李白还将这三者结合为“功遂身退 ”的人生抱负。

第二节 李的乐府歌行识记:

李白乐府诗立异认识的两个方面:1、借古题写实际,具有明显的时代精力。2、用古题写己怀,更能表现李白诗篇的特性特点。

了解:

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借古题写已怀。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酣畅淋漓,还充沛展示出诗人狂放自傲的品格风貌。

简单运用: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征:彻底打破诗篇创作的固有格局,空无依傍,笔法任性情而多变,境地奇特。爱情一气直下,句式长短改变,音节参差,节奏旋律回旋震动,诗风豪放洒脱。充沛展露共同艺术特性,特殊的气势和生命热情,充沛体现了盛唐诗篇繁荣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强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识记:

李白绝句的特征:自然明快。

了解: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风格特征:孤寂心境和幽静山景的遽然冥合,人与山顷刻见灵性相通,天衣无缝。这种心照不宣的感触,诗人信口说出,却余味无穷。

简单运用:

李白绝句的特性特征:清新俊逸。风格洒脱洒脱,反映爽快的性情、自在自适的气质。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有和日常生活中取得的审美感悟及顷刻情思,属兴到神会的自然天成之作。

第四节 李白诗篇的艺术成果及影响

识记:

李白诗篇的片面颜色:主要表现为偏重表达豪宕气魄和昂扬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详细事情做详尽的描绘。

李白诗篇的语言风格:新鲜明快,不加雕饰。

了解:

李白《行路难》特性特点:表达志士失落的悲愤,大气磅礴,慷慨昂扬语调波澜崎岖,节奏改换,情感崎岖跌荡,让人感遭到心灵的震憾。

简单运用:

李白诗篇的幻想特征:变化多端,随意生发,古怪惝恍的幻想,意象壮美而不乏新鲜明媚。

李白诗篇对后世的影响:品格力气和特性魅力。诗篇豪宕潇洒的风格,变化莫测的幻想,清水芙蓉的美,吸引力很大,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遭到他的影响。

归纳运用:

李白诗篇主要艺术特色所体现的几个方面:1、激烈的片面颜色,偏重表达豪放气势和昂扬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详细事情做详尽的描绘。(《行路难》其一)2、幻想变化多端,随意生发,古怪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新鲜明媚。(《将进酒》)3、语言风格新鲜明快,明媚爽快是其词语的根本色彩。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通明纯洁而又艳丽耀眼的光荣。(《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缓思维

识记:

杜甫的生平。

了解:

《望岳》(岱宗夫怎么)精神风貌和思维情感:心胸开朗,气势宏伟。

《春望》精神风貌和思维情感:国恨家愁,使诗人头发都变白了。

《登岳阳楼》精神风貌和思维情感:一身病痛,自顾不暇,诗人惦念的却是北方边防吃紧,为国家安危流泪。

简单运用:

杜甫的思维干流为儒家,兼及道教、释教的影响,虽具有佛、道思维,但仅仅暂时的,儒教才是影响他终身的主导思维来历。

第二节 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方法

识记:

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建:创建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了解:

杜甫以时势入诗及其乐府诗《兵车行》:挖苦唐玄宗穷兵黩武不顾大众死活,不用乐府旧题,自立异题。写法上,纪事又纪言,采纳写实方法。

简单运用:

杜甫诗篇的写实方法及其多方面的体现,杜诗写实的特征:以叙事方法写流离失所的社会生活,纤细而实在;用纪行方法写山川景物,准确而逼真,极大地丰厚和拓宽了诗篇创造的写实方法。

第三节 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果

识记:

杜甫的创造风格沉郁顿挫。

了解:

《秋兴八首》(其一、四、七、八)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杜甫在夔州怀念长安之作,或即景含情,或直诉悲愤,或借古讽今,或欲说还休。这组诗犹如多重乐章组成的大型抒情曲,以家国兴衰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条,诗人的老年多病,身世漂荡,特别是怀念长安的悲怆心境为基调,从不同视点一起体现基调的凝重爱情,构成回环往复的旋律。

简单运用:

杜诗的年代特征:杜诗反映的是一种年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惨剧,笼罩着郁闷悲惨的气氛。

杜诗的老成:杜甫晚年著作充溢感伤心情,情感在他的心中回环往复,流露于笔端的是崎岖抑扬的特色,给人波澜老成之感。

《春夜喜雨》:杜诗五律的代表作,格律严厉,对仗整齐,但写得浑融流通,情韵美丽。

《登高》:八句皆对而一气灌输,悲怆而不低沉,轻软恣肆,极尽改变之能事,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江岸独步寻花》(其六、其七):腔调不是那么动听调和,但规矩、句法多变,描写详尽,能弯曲达意,杂有口语。

杜甫的律诗成果:将宽广的社会生活引入律诗,并极力于近体抒情诗方式的讨论,创造出律诗共同的语言和境地。

归纳运用:

杜诗沉郁抑扬的特色:沉郁抑扬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造风格的一种描绘,主要表明自己学力深沉,写作技巧熟练。他阅历离乱,饱受人生的艰难困苦,诗中流露出难以按捺的悲怆情怀,创造日益成熟后,再用沉郁抑扬来归纳他的诗篇风格,才具有忧愤深广、波澜老成的意义,成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

第四节 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

识记:

杜诗集大成:杜甫是中国诗史上集大成式的诗人。

简单运用:

杜诗集大成的三个主要方面:“不薄今人爱古人”、兼备众体、“语不惊人死不休”。

归纳运用:

杜诗集大成的内在及其体现特征:1、虚心学习前人经历,不薄今人爱古人。体现在学诗经、楚辞、汉乐府及王粲、曹植、陶渊明等古人,以及初唐四杰等今人。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主张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皆重,既要求风格语言的雄壮古拙,又注重修辞的清丽华美。3、功力深沉,自铸伟辞。句法改变和炼字的精当,已到了惊人的境地。

第五章 大历诗坛

识记: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篇向中唐诗篇演化转化时期的过渡诗诗篇风格。

大历诗篇的的艺术特征:体现孤独寂寞的心境、清雅高逸的情调、安静恬淡的生活情味,虽有风味而风骨顿衰,渐显露中唐面貌。

第一节 韦应物与刘长卿

识记:

韦应物诗篇以山水田园著称。

韦应物的诗篇气貌高古、清雅闲淡 刘长卿人生心态:窘境、寡欢、萧瑟孤寂的情调、惆怅衰飒的心境,极为凄清悲惨。

刘长卿的诗篇风格:清冷淡远。艺术特征。省净流通,既有极工的对偶句,又有结构自然的流水对句,整散和谐节奏流通。

了解: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滁州西涧》

韦应物田园诗风格转变上的创造实践:有正视实际的新倾向,如《观田家》将田家苦引进田园诗,能够看作是田园诗宗旨向中唐大变前的一个信号。他的田园诗还将谢朓郡斋诗和陶渊明田园诗相结合,增加新境地。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境与特征:文字省净美丽,意境幽远,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冷酷孤寂的情思,透露出浓重的衰飒索寞之气。

第二节 大历十文人

识记:

大历十文人及最早出处:开始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大历十文人齐名的原因:主要创造倾向和诗风附近。

了解:

大历十文人诗篇的根本主题:多唱和、应制之作,讴歌泰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为根本主题。艺术方法:以谢朓为宗,考究格律词采,寻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绘景。技巧趋于细腻雕刻,大都写得精美整齐。

归纳运用:

大历十文人的艺术特征:

1、拿手五律,风格大致相同。寻求格律工稳、字句练饰、诗意尖新,无论是体裁选择,还是谋篇布局、遣字造句,都偏于整齐精粹。体裁内容也未能立异,艺术寻求清雅闲淡,深受盛唐王维、孟浩然影响。

2、语词昏暗清凉,风格苍凉衰飒。

3、喜用白描方法,以求意象立异。描绘精美,描绘传神详尽。

4、以写境地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长于运用纤细清幽的自然意象。担不少诗作过于考究描绘描绘技巧而显雕刻,有佳句而无完篇。

第三节 顾况、李益

了解:

顾况诗篇的主要体裁:古诗和乐府。风格:浅显明快,真率自然。

《苔藓山歌》:信手拈来,饶有风趣,腔调流通自然,比方新颖奇兀。

《悲歌》(我欲升天天隔霄):幻想过人,规矩结构轻软有致,出人意料。

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既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体现征人思乡的哀愁。

《塞下曲》:英雄主义的豪放气魄,显着带有盛唐余韵。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有一种消沉悲怆的情调。

简单运用:

李益的诗风两重性:既有盛唐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

归纳运用:

顾况诗的风格特色:拿手古诗和乐府,风格浅显明快,真率自然。有的诗信手拈来,饶有风趣,腔调流通自然,比方新颖奇兀,如《苔藓山歌》。有的幻想过人,规矩结构轻软有致,出人意料,如《悲歌》(我欲升天天隔霄)。他的诗具有幻想大胆独特,情感真诚,形象实在生动,浅显坦易而又能化俗为奇的艺术面貌。

李益诗的风格特色:既有英雄主义、豪放气魄,带有盛唐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构成一种消沉悲怆的情调。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既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体现征人思乡的哀愁。他的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写景抒发时,注重于瞬间感触中捕捉意象,偏于较精密深婉的心态描绘。

重点难点考试方针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简单运用:

中唐诗歌与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写新乐府,作诗尚实、尚俗和务尽。以韩愈、孟郊为首的韩孟诗派,不平则鸣,作诗尚怪奇,重片面。别的,刘禹锡、柳宗元也是这一时期的大诗人。

第一节 白居易、元稹等人

识记:

白居易的生平: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基本思维:首要接触的是儒家思维,然后才顺次承受佛道思维。他以儒家思维为世用,以老子思维来谋身,以庄禅思维来文娱。

白居易讽谕诗特色:他最垂青讽喻诗,能反映国务民生,发挥政治上的美刺效果,契合儒家比兴传统。闲适诗特色: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显平平。感伤诗特色:为外物所感,道理动于内而形诸诗歌,以《长恨歌》《琵琶行》最为有名,代表达诗最高成果。

元稹的生平:字微之,世称元九。

元稹对讽谕诗的推进效果:他首要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他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写新体乐府诗,谈社会、政治问题,挖苦执政,代民伸冤。

元和体: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长篇排律、杯酒光景间感叹本身遭受的“小碎华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张籍、王建与中唐新乐府:在中唐新乐府诗方面,张籍、王建的创造成就和影响仅次于元白,都是中期的著名诗人,一般归入元白诗派。

了解:

白居易的诗篇理论:白居易是一位具有自觉理论认识的诗人,把文学当作救助社会、改进人生的利器,要求诗篇能“补察时政”、“泄导情面”,建议“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卖炭翁》:充沛露出政治漆黑和人们苦楚,体现出对社会、岁政治、对公民的激烈正义感和责任心。

《长恨歌》:是一篇写风情的著作,爱情、政治挖苦和年代感伤三者构成有内在联系的全体。

《琵琶行》:主题:同是天边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最为人称道的是,炉火纯青地描写了琵琶演奏音乐的美好。

元稹的悼亡诗与爱情诗,《舞腰》诗,《行宫》诗及《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拿手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平易坦荡处出现丽绝华美。

张籍的乐府诗:张籍以乐府诗闻名,体裁广泛,以写农人生活的价值最高。

《节妇吟寄乐平李司空师道》:可作情诗来读,提醒了杂乱的女人情爱心思,体现了爱情更新和道德职责间的对立。

《野老歌》:将农民的贫穷与商贾的富庶作比照,照实写出,不强加谈论。

王建的乐府诗:体裁广泛、爱憎激烈,口语笔调,加上喜爱以独特而明显的形象,激烈地体现主题。

《望夫石》:有以俗话、民歌入诗的倾向,浅显流利而妇孺皆知。

《宫词》(其二十九、八十一、八十八):唐代第一个很多写宫词的诗人,带有七绝连章组诗的性质,写得清丽新巧。

归纳运用:

元稹和白居易诗的异同:

1、元稹首要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对讽谕诗起到了活跃的推进效果,但不如白居易那样坚决完全,旗帜明显,并且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的生动性等方面,都不及白居易。

2、在元白的唱酬诗中,元稹的诗人性情和感触要更亲热真实一些。

3、元白的“元和体”诗,突破了诗篇的传统标准和形式,打破了神秘性和贵族气,使其世俗化,为社会遍及承受和赏识,呈现出诗篇前史转机时期的写实尚俗的特征。

第二节 韩愈、孟郊

识记:

韩愈的生平:字退之,后人称韩昌黎。

韩愈的思维:比较保存,发起“道统”“文统”,大力论述儒学,对立释教,大力反佛。

了解:

韩愈《山石》诗的散文明风格:按行记散文叙说次序写黄昏入寺和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尽。全诗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造语冷僻,句断而意脉相连。

简单运用:

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作诗奇峭,出自苦吟。诗中颇多祸患感、郁闷感,以及人生悲惨剧与失望心思交错的幻灭感。

归纳运用:

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及在诗篇上的立异:

1、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带有“以文为诗”的特色。以古文之浑灏溢而为诗,汹涌澎湃,滚滚住穷,方法变怪百出,可惊可叹。

2、有意把诗写得不象诗,寻求“非诗之诗”。 艺术上故意寻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地,乃至走到“以丑为美”的境地。

第三节 李贺

识记:

李贺的生平:字长吉。

李贺的诗篇体裁和内容:揭穿时弊、怜惜公民、感士不遇、咏仙讽鬼、宫体艳情等。

了解:

《雁门太守行》用浓彩重墨描绘边城激战的剧烈局面,展现守边将士的壮烈精力,意境光辉绚丽。

《苏小小墓》:涉笔幽冥,梦想六朝名妓苏小小失掉往日的爱情欢喜而忧伤,通篇是鬼魂的恋歌,凄艳绝伦。

归纳运用:

李贺诗篇的艺术特征:

1、 构思和艺术幻想上具独创性。将奇特的幻想和逼真的感触这敌对的两边一致起来,构成美好的意境。

2、 李贺长于运用神话传说和荒诞、华美的词汇,独出机杼地创造出想入非非、从未有过的意象。明显绮丽的意象和丰厚的片面颜色,是李贺诗篇最杰出的特征之一。

3、 李贺诗具有“冷傲怪丽”的风格特征。他在诗篇修辞上颇下功夫,喜爱用“啼”“腥”“血”等字眼,组成冷傲的图像。

4、 他的“长吉体”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别致首创的特征,构成绮丽、冷傲的浪漫风格。

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

识记:

刘禹锡的生平:字梦得,人称刘来宾。

柳宗元的生平:字子厚。

了解: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即使屡次遭贬放逐,却毫不屈从,仍然决心满怀,长于化低回哀婉之音为大方激越之韵,风骨苍劲。

柳宗元诗篇的主要内容:表达遭贬的郁伤和思乡之情,忧愤深广,风格清凉陡峭。山水田园诗,空阔孤寂,冷峭清远。

简单运用:

刘禹锡咏史诗:多为登临怀古之作,一般用五七言律诗方式,抒情千古兴亡之感,含有精辟的谈论和高见。竹枝词:留意吸收民间口语,学习民歌动听悠扬的情调,赋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征。

柳宗元《江雪》、《渔翁》诗的意境与艺术风格:呈现出天老地荒的空阔孤寂境地,反常冷峭清远。

归纳运用:

刘禹锡诗篇的整体艺术特征:刘禹锡的诗大致可分为讽喻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歌体诗。他的诗善用典故而透脱不滞,辞采丰美而笔致流利,造境明媚清远而风神俊爽,又有一种恢宏的气量,骨力豪劲。

刘禹锡和柳宗元被贬后在诗篇创作上的不同特征。

1、 刘禹锡的诗比较明快,民歌体诗更是新鲜生动。近体诗宛转精粹,风格刚健爽快,具有积极向上的精力。

2、 柳宗元表达遭贬郁伤和思乡之情的诗,忧愤深广,风格清凉陡峭。山水田园诗,则空阔孤寂,冷峭清远。苏轼以为柳诗兼有简练、温丽、情深之长,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篇

简单运用:

晚唐诗的风格特色:稠密的感伤气氛,盛行跟随前人诗风的小家数,各派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刻。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浓郁感伤心情的美

第一节 李商隐

识记:

李商隐的生平:字义山,号玉谿生。

了解:

李商隐的政治讽谕诗:有的直抒胸臆,更多的是把政治上的感受和生活上的抒发紧密联系在一起。咏史诗:可以从政治上着眼看待一些前史现象。

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分两类,寄予说和爱情说。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巴望相见而不得见的心境。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伤别复伤春,明知别后会集无望,仍痴心不改,生死不渝。

《无题》(昨晚星斗昨晚风):两心相应一点通,但徒留艳羡不已的回想罢了,十分失落惆怅。

简单运用:

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感伤唯美文学的典型。影响:从晚唐韩偓等、宋初西昆派诗人,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珍等诗人,以及唐宋婉约派词人、明清爱情戏剧作家,都不断向他学习。并在诗与词之间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归纳运用:

李商隐诗篇的艺术特征:

1、 厚意绵邈、瑰丽精工的共同风格。

2、 富于标志暗示颜色,有模糊美。

3、 爱情细腻、意境婉转,诗中贯穿戴时世、身世的悲感,具有悲痛凄惨的郁闷情谐和忧伤的美,成为感伤唯美文学的典型。

第二节 杜牧、许浑

识记:

杜牧的生平:字牧之。

杜牧很多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许浑的诗名颇盛,有江南文人之称。

了解:

杜牧《泊秦淮》、《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用七绝方式写咏史诗,抒情悼古伤今情怀,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创造出明快美丽的意境,有一种俊爽的风格。

简单运用:

杜牧《山行》诗的美丽意境:富于画中有诗,意境美丽,以流畅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象的新鲜气味,明媚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艺术感触。

许浑的咏史怀古诗、《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的诗意与情调:许浑也拿手咏史怀古诗,在凭吊奇迹的感叹中,充满了对日趋衰落的唐王朝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忧思,流露出百般无奈的心情。

归纳运用:

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果:

1、 咏史诗,有一种俊爽风格。

2、 写艳情、伤其他诗也很有名。

3、 纪行、写景诗颇多佳作,富于画中有诗,意境美丽。

第三节 贾岛与姚合

识记:

贾岛为闻名苦吟诗人。

姚合诗称为“武功体”。

了解:

贾岛《秋暮》的情调:凄清孤寂,暗自流泪而苦吟不止,诗中笼罩着阴霾寒冷的峭硬情调。《题李凝幽居》诗的意境:于事物理态体会很深细,得雅淡清幽之趣。

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一、其三、其十六)的诗风:清切陡峭。

归纳运用:

贾岛和姚合诗的苦吟与孟郊诗的苦吟其异同:

1、 孟郊代表了想用世而终究怀志以殁的悲剧性,贾岛则抛弃大志,豹隐而醉心于雕刻词句。

2、 姚合的才调和苦吟功夫都不及贾岛,所以他的诗大多平铺直叙,境地和风格也并不高。

3、 姚、贾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兴趣,以及字句琢磨、争奇斗巧的做法,合适那些生活窘迫、才华不大的小诗人口味,所以有很多追随者。

第四节 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识记: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了解:

陆龟蒙七绝《晚渡》、《丁香》、《太湖叟》的诗风: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隐逸情调,具有一种恬淡情思和恬淡境地,构成江湖隐逸诗风。

司空图诗论: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着重诗篇意境美。

简单运用:

皮日休乐府诗:受白居易影响最大,承继新乐府的写实方法和讽喻精力,反映民生疾苦。批评迂腐控制。《橡媪叹》思想内容:经过对老妇人拾橡子果腹的描绘,揭穿官府对公民的严酷克扣,抨击贪官,怜惜贫穷大众。

第八章 唐代散文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

识记:

中唐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改造,有实际的意图、明显的理论建议,较为广泛的参与者,在中国散文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了解:

唐代古文运动的原因:韩柳前,已经有许多作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立骈文,发起古文。中唐的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古的旗号发展起来的,与方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明状况有亲近的联系。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受文体、文风本身演化规则的分配。

归纳运用:

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建议:

1、 文以载道与文以明道的观念。

2、 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的文学建议对文学革新运动的推进效果。

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杰出成果

了解:

韩愈在文体变革上的完全之处,亦即他发起古文得以成功的原因。

柳宗元传记文学的价值:为位置不高或被压迫的人物立传,并经过人物独特的行为,写出明显的特性。山水行记的闻名华章《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不仅以发现被遗弃的山川美来反映自己的被贬弃,抒情愤恨,并且还弯曲地提出了对实际的不满和批判。

简单运用:

柳宗元山水行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发明天人合一的意境,创始了描绘自然美的行记散文创造的新局面。

归纳运用:

韩愈古文成果的体现:

1、 在各类文体的立异上有杰出奉献。碑志著作最多,巧于摹写,留意取舍,长于描绘,杰出中心,成为生动的列传文。

2、 杂说类,言简意赅而内容丰富,行文不拘一格。

3、 韩愈发明的是一种新式散文,它简练精辟、明晰流通,富于美感与艺术表现力。

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奉献:

1、 整体艺术风格是沉郁凝敛、冷峻陡峭,具有凄幽、愤慨、冷峻的颜色和浓郁的诗意,以及显着的讽喻性、象征性。

2、 他的列传散文为普通百姓立传,以特殊的胆略和深邃的笔触,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崇高质量、仁慈天分和聪明才智。

3、 山水行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具艺术特征的著作,他把自己的爱情移入到自然之中,描绘出反映自己审美抱负的自然。发明天人合一的意境,创始了描绘自然美的行记散文创造的新局面。

第三节 晚唐的挖苦小品文

了解:

古文运动的式微:晚唐骈文复兴,是古文运动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骈文之所以复兴,却又与古文运动的限制有关。

简单运用:

挖苦小品文的成果:小品文在晚唐异军突起,大放光荣。多为刺世之作,言简意赅,批判性强,犹如匕首与投枪。

皮日休《读司马法》:言必有中地指出帝王的权位是用老大众的生命换来的。

陆龟蒙《野庙碑》:借对农人祭祀土木偶像的描绘,抨击封建官吏的凶狠残暴和虚假无用。

罗隐《英豪之言》:发挥《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对历代统治者大着挽救大众的幌子,抢夺帝位的行径进行了揭穿。

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识记:

唐传奇指唐代盛行的白话短篇小说。

张族的《游仙窟》是唐传奇初兴期艺术成果最高的代表著作。

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和沈既济《枕中记》是唐传奇繁盛期的优异代表作。

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式微期的最高成果代表作。

了解:

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差异:怪,多指超实际的神灵鬼魅之事,而奇字广泛,也指实际中的奇人奇事。

简单运用:

唐传奇昌盛的原因:与唐人“有意为小说”有更为直接的联络,也便是说与唐人的小说创造观念有关。

①唐传奇的初兴期:从初唐的武德年间到大历末,是唐传奇的初兴期,也由六朝志怪小说演变为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

②唐传奇的昌盛期:从元和年间开始到大和中(也便是习惯上说的中唐)是唐传奇的昌盛期,发生许多传奇大家,体裁更加广泛,尤以爱情体裁的著作最为杰出。

③唐传奇的式微期:从晚唐到五代,是唐传奇的式微期。

归纳运用:

唐传奇的艺术成果及其影响:

1、 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创造的老练。

2、 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文体的彻底独立。

3、 叙事形式由故事中心向情节中心、人物中心演进。

4、 文采与幻想之丰厚和绮丽也不同凡响。

5、 是后世小说家学习和学习的典范,唐传奇的故事体裁成为尔后许多美丽故事的根由,是宋元明清许多小说戏剧罗致质料体裁的宝库。

第二节 敦煌变文与俗讲

识记:

变文:变文之变,当指改变了佛经的文本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专称后,就不局限于唐塞佛经故事了。

俗讲:可称为讲经文,选材全为佛经,内容不外乎宣传释教教义。

简单运用:

变文的选材:有三类,1、释教故事2、前史故事讲史著作3、民间传说。特征:1、为“×××处,×××说”的方式,正是讲唱替换的当地。2、“当尔之时,道何言语”的方式。

俗讲内容:宣传佛经教义。特色:属讲唱文学,一段散文叙说,一段韵文歌咏。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前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识记:

词的来源:来源于民间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不但具有长短句的方式,并且是合乐的,是“倚声填词”,所倚之声为隋唐以来的燕乐新曲。

了解:

敦煌曲子词:从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杂曲子》里录入的著作看,体裁规模较广,与盛唐诗人所写的征戍、闺怨一类相同。情感真率、语言浅显生动。

前期文人词:大约产生于中唐,主要罗致民间词的表现方式来从事创造,方式比较矮小,一般都新鲜、明亮、生动,体裁也较为广泛。

简单运用:

敦煌曲子词与前期文人词的差异:敦煌曲子词除语言俚俗质朴外,还保持着词初起时“原始”的状况,即体系的“不稳定性”。其优秀作品总是幻想丰厚、比方恰当,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易懂。文人词在测验阶段,文人多以写诗的方法作词,大多带有绝句风格,诗词边界不分,篇幅矮小。

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简单运用:

晚唐五代词内容:美人、想念、以及浅斟低吟,成为晚唐五代词的主要内容。表现方式特色:寻求辞藻,带有香艳性、纯情性和唯美性,形成了“词为艳科”的局势。

识记:

温庭筠的生平:一名庭云,字飞卿。

韦庄的生平:字端己。

温、韦并称: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声称“温李”。

花间派的得名:得名于后蜀赵崇祚修改的《花间集》,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开山祖师的一个文人词派。

了解: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堆叠金明灭)(水精帘里颇黎枕):善写美人的身形妆饰及其闺阁情思。艺术风格:淡雅香软。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梦江南》(梳洗罢)的意境和艺术风格:用少藻饰,多白描的句子写离情别恨,词境缠绵悱恻,凄丽而有情致,颇有民间曲子词的风味。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艺术风格:自然清丽。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的白描方法:写的是常见的爱情体裁,但善于勾勒,直接描绘人物的心思感触,笔调疏放俊美。

简单运用: 温庭筠所创始的词境其体现内容和体现方法:由诗变词的创始性人物,他的词大部分重视文辞声律的华美精工,美丽若晚唐诗风。但也有绝佳而不为辞藻所累的近于自然之作。

花间派的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1、敞开了曲子词艳科娱人的传统。2、婉丽绮靡的花间词风,成了词的主导风格,对后世词的开展发生深远的影响。

归纳运用:

温庭筠和韦庄词在艺术体现方法、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1、 温韦词风不同。如果说温庭筠创始词为艳科的传统,重视藻饰,以淡雅见长,那么,韦庄多兴会舒畅之作,以疏淡为美。

2、 温韦各有所长,反映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改变过程。

第三节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

识记:

冯延巳的生平:一名延嗣,字正中。

李煜的生平:字重光,初名重嘉。

了解:

李煜词的内容:前期写艳情词,后写孤单惆怅和无法,最终写亡国的深悲巨痛。

简单运用:

南唐词与西蜀词的差异:前期西蜀词主要用于应歌,浓丽之作较多,挨近晚唐;后期的难唐词则较重抒怀,多疏淡之作,较为高雅,挨近宋初。

冯延巳的悠扬词风和美丽意境:他作词不求人、物描绘的详细、逼真,而是重在抒情触景生情,情思悠扬,缠绵悱恻。

李煜的代表作《浪淘沙》、《虞美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懊悔、悲愤和哀愁等杂乱的情感,慨叹极深,词境也很阔大。

归纳运用: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成考资讯 最新成考资讯
报考指南
备考秘笈
热门词汇

友情链接

人工客服

9:00-22:00专业老师,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