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人教育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备考 -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9)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9)

2020-12-02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9),本试卷是为准备参加成考(高升专/本)的考生准备的模拟测试卷,附有答案和解析可供参考。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尽相同的一组是( )

A.调解 协调 调教 调遣B.校对 校样 校订 校场C.泊位 停泊 漂泊 淡泊D.间谍 间断 间或 间歇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方防患未然。B.五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D.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5.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________。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④落叶飘摇而下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①②④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人的性格、思想、精神对于音乐确实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B.1995年美国程序设计师乔治·沃特曼编制了一个梅森素数计算程序,并将其放置在因特网上供数学爱好者使用。C.如果真准备和美国竞争的话,那就应该真抓实干,把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搞得比美国人更好。D.这种做法不利于公民宪法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最高权威。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病征 老羞成怒 繁文缛节 沧海桑田B.噩运 人情练达 耳根清净 目不暇给C.折叠 靡靡之音 出其不意 雕虫小技D.灰烬 再接再厉 翔实可信 龙腾虎越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 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 一下。(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 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结余 捉摸 度过B.节余 捉摸 渡过C.节余 琢磨 度过D.结余 琢磨 渡过

二、现代文1(每小题4分,共16分)

2.对“……圣彼得堡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圣彼得堡的空气潮湿,天气寒冷。B.埃及气候有冷热变化。C.石像内部结构疏松。D.科学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使空气和水进攻“客人”有隙可钻。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前后矛盾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具有这种性质。C.石头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D.石头是慢慢地“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

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A.水联合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B.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冻成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C.冷热气候变化使石像产生热胀冷缩现象。D.生物的进攻,人为的破坏,也是使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主要原因。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圣彼得堡,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B.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D.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地“烂”掉。

三、现代文2(本大题共25分)

2.“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句中“因袭的言词”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1.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3.联系全文看,为什么“生涩的、尖脆的调子”“也正可快我们的意”?

4.本文的篇名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而文中为什么还写月色?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邀约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是有意排遣郁闷,借此抚慰自己枯涩的灵魂,隐约地表现“五四”高潮之后知识分子的郁闷和惆怅。B.全文秾丽纤细,雅致委婉,以完美和谐的笔调,描绘秦淮河朦胧的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C.文字缠绵,蕴含眷恋悱恻的气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有一种独特的美:细腻而隽永,蒙咙而真切。D.这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游记散文,“秦淮河”其实就是古老而又美丽的中国的缩影,作者启迪人们去反思、去探索:为了这美丽的祖国,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它奉献出什么。E.作者重彩浓墨描摹十里秦淮的朦胧夜景。他倾心神往明末秦淮的艳迹,为的是追求梦境的慰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浓浓地抹上了作者本人的个性色彩。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6分)

2.分析本文,找出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

3.民间的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弄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查卒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方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五、诗词阅读(本大题共9分)

1.根据以下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2.诗的尾联是从什么角度叙事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题(本大题共60分)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成考资讯 最新成考资讯
报考指南
备考秘笈
热门词汇

友情链接

人工客服

9:00-22:00专业老师,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