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人教育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备考 - 广东专插本(语文)模拟试卷7

广东专插本(语文)模拟试卷7

2020-11-16

一、1.单项选择题

0. 先秦时强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黑暗现实的人是(   )

A.孔子B.庄子C.孟子D.荀子

1. “满招损,谦得益”语出自(   )

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

2. 鲁迅的第一篇口语小说是(   )

A.《孔乙已》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祥林嫂》

3. 爱因斯坦所谓的“猪栏的理想”比喻的是(   )

A.安逸和享乐B.一定的理想C.为别人而生存D.以暴力为根据

4. 《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选自(   )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

5. 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以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的话来评价李广,其主要用意是(   )

A.感叹李广才能出众B.批评李广缺乏才能C.掩饰文帝用人偏见D.暗示李广一生不幸

6.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主要采用了(   )

A.记叙的方法B.描写的方法C.夹叙夹议的方法D.立论的方法

7. 张洁《拣麦穗》一文的主旨是(   )

A.对纯真情谊的赞美B.对美好童贞的怀念C.对真挚爱情的追求D.对幸福婚姻的憧憬

8. 《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   )

A.对比B.象征C.铺垫D.烘托

9. 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

A.《蒹葭》B.《湘夫人》C.《饮酒》(其五)D.《陌上桑》

10. 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

A.《蒹葭》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

11. 《赞美》中“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的象征意义是(   )

A.对黑暗现实的讽刺B.对苦难民族的悲悯与热爱C.诗人对人民的热爱D.对自己情感的慰藉

12. 《前赤壁赋》行文的内索是(   )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

13. 在短篇小说中,体现出“含泪的微笑”的风格的作家是(   )

A.莫泊桑B.契诃夫C.欧.亨利D.普希金

14. 《雪夜访戴》中刻画王徽之的形象,重点是(   )

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语言D.揭示心理

二、2.多项选择题

0. 《苦恼》中人与马的关系有(   )

A.类比B.对比C.比兴D.烘托E.渲染

1. 《再别康桥》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闻一多所提倡的(   )

A.思想美B.绘画关C.建筑美D.音乐美E.情节美

2.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呼告句有(   )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E.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 《过江诸人》一文采用的描写方法有(   )

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对比描写E.细节描写

4. 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三窟”分别是(   )

A.以“市义”来赢得民心B.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来抬高孟尝君C.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D.修建城池来提高防御能力E.招募军队来完善军备

三、3.古文翻译题

1.解释下列括号内的词语: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4. 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7.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四、4.名句默写题

0. 青丝为笼系,_____________。(《陌上桑》)

1.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木车的激情 张 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得到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确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确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 这是一首长大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参透和感染。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京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选择,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她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在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五、5.阅读理解

2. 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3.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6.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霉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遁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确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确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的一种诗人般的激情。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7. 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六、6.作文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成考资讯 最新成考资讯
报考指南
备考秘笈
热门词汇

友情链接

人工客服

9:00-22:00专业老师,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