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人教育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备考 - 成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复习资料

成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复习资料

2020-11-10

1.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人们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生活理想.

3.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改变为现实。

6.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青年时期。

7.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8.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9.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

1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12.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态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

14.实现人生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15.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劳动和贡献。

16.人生价值的第一特征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17.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

18.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认识功能。

19.道德调节的主体是社会一切成员。

20.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2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民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

26.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讲互助。

27.正确的竞争应该是竞赛争胜。

28.友谊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29.友谊的基础在于交往双方的需要和利益的一致性。

30.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宽容。

3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包含着三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成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

3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3.法律创制的方式包括两种。

34.法律上的权力和义务是国家制定的。

35.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36.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7.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38.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39.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1.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

43.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44.诚实守信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45.自然人的民事权力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46.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7.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48.合伙财产为共有财产。

49.以下那一种民事行为属无效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50.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

51.按法律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引藏物,归国家所有。

52.合同是债最主要的发生根据。

53.合同订立一般经过两个阶段。

54.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55.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56.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58.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59.医疗损害责任属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6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6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的排他的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其他人不得侵犯。

63.计算机软件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64.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65.不得与他人在先权利相冲突不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应当具备的条件。

6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67.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

68.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是必须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69.行政拘留合并执行最长不得超过20天。

70.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任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71.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2.对于过失犯罪,刑法中有明确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73.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74.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而准备的工具、制造犯罪条件。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成考资讯 最新成考资讯
报考指南
备考秘笈
热门词汇

友情链接

人工客服

9:00-22:00专业老师,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