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人教育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自考古代文选一材料四

自考古代文选一材料四

2020-12-12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这是一篇送行之作。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岔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源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老公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王诗比曹诗更精粹,可谓出蓝之青。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城阙指长安,五津指蜀中。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践行李》1. 这是一篇赠序,属骈文。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赣江边。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特色和效果:色彩鲜明,动态相衬而赋有诗意。作为全段景象描绘的整体布景,整个画面显得一致、调和,赋有层次感和纵深感,可谓全段的文眼。(简)

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用了什么典故:前一句用屈原的《离骚》,是暗用,后一句用汉文帝于宣室见贾谊事,“奉宣室”指贾谊。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用何典,表何意:前一句为吴隐之饮贪泉事;后一句用《庄子。外物篇》之典。这两句表明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浑浊的腐蚀;境况困难但能自得其乐。

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所用典故出自《论浯》:“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所用典故出自钟嵘《诗品》。

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用典故出自《史记。冯唐列传》和《史记。李将军列传》。以冯唐的遭受自叹年华易逝,老之将至;以李广的遭受自叹功业难成,位置卑贱。

7.《赠白马王彪》中“年在桑榆间”,《滕王阁序》“桑榆非晚”均指晚年。

8.《滕王阁序》抒情作者怎样的爱情: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火热情怀和穷且益坚、不失志气的执着情绪。既表现了生气勃勃、高昂行进的年代精神,也表现了作者不甘沉沦、自我振奋的特性。(简)

9.本文方式语言的特色:(1)本文是骈文,通篇均是四六句,且以对偶贯穿一直,方式整严精巧。(2)笔致自然流利,情感起伏跌宕,使文章显得气势晓畅而全无一般骈文不免的呆板之病。

杨炯

:《从军行》乐府旧题,五言律诗。作者杨炯的生活年代是初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墨客”: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卢照龄

:《长安古意》1.七言古诗。卢照邻的生活时代是初唐。著作沿袭传统体裁描绘其时社会现实。

2.“古意”名为托古,真实刺时。艺术上选用铺陈的笔法。

骆宾王

:《在狱咏蝉》1.作者骆宾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咏物诗,所咏之物为蝉。

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是时节名,指秋天:“南冠”指罪犯,乃诗人自称。

3.彻底写蝉而寄寓自己情感的诗句是“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

4.“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指蝉。

5.《在狱咏蝉》借咏蝉寄寓境遇,表达衷曲:经过咏蝉抒情诗人性格高尚却被诬身陷囹圄的郁愤,充满了对人世不平的哀怨,也表达了辩明无辜、昭雪沉冤的希望。(简)

6.艺术特色:形神兼备,寄予遥深。诗人咏蝉确是写实,而其旨又不在于单纯模写物态。诗中蝉的形象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品格、遭际和思想感情的化身。超卓地处理物我联系是这首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处。(简)

《代李敬业传檄全国文》1. 骈文、檄文、声讨书。声讨对象是武则天。“请看今天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全国”(意谓全国必将归属李唐)。

2.文中呵斥武则天抛弃唐中宗的语句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沈佺期

:《独不见》1.沈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2.本诗为乐府旧题,写少妇愁闷之情。思妇内心独白:“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3.诗中义兼比兴的诗句:“海燕双栖玳瑁梁”。

宋之问

:《度大庾岭》五律,写远谪的忧伤。大庚岭,在江西大庾县南,为五岭之一。传诵名句:“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属对精巧。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1.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标举“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2.陈子昂登临的幽州台的制作者是燕昭王。幽州台在今北京郊区。

3.著作宗旨:以歌当哭,抒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痛,为登临诗。

4.“念六合之悠悠”的效果,以广袤无垠的空旷背最,有力地突现了独立苍莽、怆然涕下的诗人自我形象,然后抒情了六合虽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沉痛和年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沉重感喟。(简)

5.分析视界开阔、气候庞大的特色:作为一篇登临之作,作者没有对所见之景进行详细描绘,仅仅致力于本身爱情的抒情。虽然意在表达一己之悲痛,但作者视界开阔,气候庞大、托意深远,体现出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的深入才智,给人以雄壮广博、沉郁悲凉的艺术美感。(简)

感遇》1.五言古诗《感遇》的宗旨:以兰若自比,隐寓怀才不遇的慨叹和抱负幻灭的忧伤。

2.“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表明时光消逝,壮志未酬。

3.托物涵义,比兴方法的特色:“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若漂亮,是诗人拔尖的才调;秋风袅袅、芳华摇落是岁月消逝、壮志未酬的描写。(简或选)

4.《感遇》《登幽州台歌》之比较:都是抒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痛;《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爱情激越,大声疾呼。《感遇》托物涵义,纯用比兴,含蓄表达。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1.乐府旧题,七言古诗。著作景象描绘中起统摄效果的是月;作为结构头绪的景象是月。

2.表明消息不通的诗句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表明作者不再沉浸于人生短暂的哀叹之中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只类似”。

4.表明月亮开始西斜的诗句是“不幸楼上月徜徉,应照离人妆镜台”。

5.写游子思妇的诗句是“谁家今夜扁船夫?何处想念明月楼”。

6.表明思妇无法解闷离愁的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7.表明天南海北,路途遥远:“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边。

8.著作如何将诗情、画意、道理相结合:(1)首要环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发说理供给布景;(2)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发并深化到道理的探寻;(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侧重体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境;(4)最终仍以写景完毕,景中含情。“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完毕写景,亦是怜惜,布满江树。诗情、画意、道理三者难分难解,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简)

9.分析月亮在全诗结构上的效果:(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风光中,以月为中心。在写景、抒发、道理的关系上,月起了要害的效果。望月怀人,对月遐想。(2)整首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先后来组织的。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不幸楼上月徜徉)、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作为全诗打开的头绪。(简)

10.著作在人生哲理的探究中提出“人生代代无量己,江月年年人类似”有何新意:改变了自然永久、人生短暂的传统观念。人生代代相传,个别消失而人类连绵不绝,不同年代的人都能见到类似的江月,自然永久,人类也永久。(简)

1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含义:(1)鸿雁远飞也不能穿越月亮,传递消息;鱼在深水跃动仅激起阵阵波纹,也无法传递消息。(2)反用传书的典故,鱼雁也无法传递思妇对游子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

:《过故人庄》1.这是一首闻名的田园诗。作者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2.本诗意旨:表达并赞美了安静美丽的乡村风光和朴素真诚的友谊。

3.体现片面情志恬淡、酷爱田园的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场圃:打谷场;话桑麻:闲话农作之事。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含义:体现“过故人庄”后友情更加深沉。故友团聚,更增友情,这次故人相邀,下次不请自至;也是对田园的酷爱之情。(简)

5.这首诗是五律,风格却近古体。其质朴的风格与所描绘的目标、诗人的朴素情怀调和—致。这是一种混然天成的艺术美。语言风格:亲热省净,质朴自然。

《宿建德江》:五绝。建德江即新安江,是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江面。本诗借山水现象写羁旅愁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被历代诗家推举的名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的丞相。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期望执政者礼贤下士,使贤士出山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垂钓者”指“执政者”。

4.诗篇宗旨:披露作者活跃用世的希望和希冀在宦途上得到征引的火急心境。

5.诗篇情形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即“欲济无舟楫”的纽带效果:诗篇前四句写洞庭湖现象,后四句由眼前现象抒情情怀,但句句不离湖水。欲渡无舟,意为欲出仕而无人征引;坐观垂钓者,意为执政者如能礼贤下士,贤者才能为朝廷效能。寄期望于张丞相。(简)

6.诗篇的比兴方法:巧用比兴。前四句所赋洞庭湖波澜浩淼、气势蒸发的现象,似又是作者自傲不平之心态描写。兴象悠会,旨余言外;后四句就眼前现象顺势作譬设喻表达心声,据典实抒其怨言,含而不露,雅驯得当。(简)

王维

:《渭川田家》1.此诗为五古,田园诗,作者王维。王维以五言律绝最为超卓,有《王右丞集》。

2.“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归”字为全篇诗眼:“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写出田园人生调和的情面美:“即此羡闲逸,欣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篇名:“式微式微,胡不归”,揭明旨意,这里是借以表达期望归隐田园的心境。“吟”:一本作“歌”。

《终南山》 五言律诗。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杰出自己最明显的形象和感触。

《山居秋暝》1.五律。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中虽有逃避实际的消极思想,也有明哲保身的一面。

2.点评诗中归隐路“随意春芳歇,天孙自可留”:这是诗的最终两句,点明题旨。典出《楚辞。招山人》,“天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反用其意、表明乐于归隐的志愿。“天孙”:诗人借指自己。

3.本诗写景纯用白描,笔致精约;描绘秋日黄昏秋雨往后的山间风光。动态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征。动-清泉、荷花、渔舟;静-明月、松树、竹子;视-明月、松树、荷花、渔舟:听-清泉、浣女笑语。(简)

《观猎》1.这是一首以军旅生活为体裁的五言律诗。

2.表明打猎场景并暗示丰盈的诗句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3.“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在细柳营屯兵的汉代名将是李广。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句的妙处:推出打猎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上句写鹰眼的锋利,不用“锐”而用“疾”;下句描写马驰之迅疾,不用“疾”而用“轻”,其间妙处大可玩味。以一当十,因小见大,体现了打猎的全过程,体现了时令特色和打猎丰盈。(简)

5.“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对表现出猎归来有何效果:空间敏捷搬运,来往奔驰的威武形象;暗用新丰美酒表达愉快心境;用细柳营暗喻像汉代名将周亚夫那样治军整肃,能攻善战。(简)

《送元二使安西》1.这首七绝送行诗,曾被推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是一首被后人翻演成《阳光三叠》的名作。著作中的“阳关”“玉门”是唐代出塞必经之地,故址在今甘肃省。

2.“客舍青青柳色新”表达什么意思:“客舍”暗示客中送客:“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柳树以寓别意。(简)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沉意蕴:抒发,“更尽一杯”见出此前虽已屡次同饮,现在仍然离情难舍。“西出阳关无故人”,包蕴了对友人前路保重的真挚祝福,情韵深远。

4.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陆游《塞上曲》“玉关去路心如铁,把酒何防听渭城”,二诗立意虽与王维此诗不同,但明显都受到此诗影响。

《鹿柴》五绝。以小见大,以动写静:“空山不见人,但为人语响”。

王昌龄

:《从军行》乐府旧题,七绝。王昌龄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孤城眺望玉门关”,孤城: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出塞》1.“秦时明月汉时关”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的含义:(1)互文方法,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2)阐明边塞战役自古就有,连绵不断,直到今日。(简或选)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龙城飞将指西汉时的飞将军李广。(2)体现诗人巴望呈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然后稳固边防的性格。(简或选)

3.分析此诗发兴高远、慨叹深远的特色:诗篇宗旨及写作目的有很强的实际针对性,写来却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落笔,“发兴高远”而慨叹深远,形成了雄壮苍莽的共同意境。(简)

《闺怨》:1.七绝。“忽见陌头柳树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少妇的自白写出独守空房的心里对立。

2.诗中陡作转机的诗句是:“忽见陌头柳树色”。

王之涣

:《凉州词》1.乐府诗题,边塞诗,七绝。曾被唐人称为绝句的压卷之作。首二句写景,气候庞大,境地雄阔凄凉。

2.诗句“羌笛何须怨柳树”,典出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上马不捉鞭,反拗柳树枝”。

3.“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两层意义:羌笛为什么还要吹奏《折柳树》那样哀怨的曲子呢,玉门关外连柳树树也没有,由于春色不到。一层意思是边关荒芜,边关的戍卒生活艰苦,烦恼满怀。二是得不到朝廷的关心,恩惠不到玉门关外的边境地区。(简或选)

王翰

:《凉州词》1.七绝。这是一首边塞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西域盛产葡萄酒;夜光杯指华贵精巧的酒杯。

2.对这首诗的不同了解:(1)体现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2)反映士卒对戎马生涯的厌恶和不能掌握命运的无法。(3)心里悲戚,故作豪饮流畅之语。

3.诗歌用了哪些典型事物体现边塞军旅生活: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军乐。

李颀

:《古从军行》古乐府诗题,作者李颀。名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典故“蒲桃入汉”见《汉书。西域传》。蒲桃:葡萄。比年征战,换到的仅仅遍植于汉皇帝离宫别馆的葡萄。

高适

:《燕歌行》1.乐府旧题,七言歌行。这是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2.体现高适《燕歌行》的题旨的诗句是“君不见疆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诗中体现激烈比照的诗句是“兵士军前半死生,佳人帐下犹歌舞”。

4.“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喻指眼泪。

5.创造目的和宗旨:归纳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点在于揭穿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实际,打击将帅的腐败无能、不恤士卒,对长时间浴血苦战的广阔兵士则寄予殷切怜惜。(简)

6.“兵士军前半死生,佳人帐下犹歌舞”反映怎样的实际:将帅腐败无能,荒淫奢华,不恤土卒,战士生活艰苦。(简或选)

7.“君不见疆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所包括的思维:李广能攻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广爱兵如子,体恤士卒。点明标题,赞许李将军。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别董大》送行诗:“莫道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指董庭兰,其时闻名乐工。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被评为“语奇体裁,意亦造奇”,他的七言歌行最为人称道,对边地面貌描绘最为出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边塞诗,送行诗,也是一首白雪歌。

2.诗篇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将风光描绘由营幕转向广阔空间,由雪景转入别情。(可答复:此诗句有何效果)

3.诗中最能表明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此诗内容的两个方面:歌咏雪景与表达别情是此诗内容的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西北边境奇特绮丽的雪景和刺人肌骨的酷寒,醒人眼目;表达了与友人别离时依依不舍、惆怅满怀的别情,感人心扉。(简)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何妙处:取喻新颖、恰当、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方、夸大。体现初到边塞者的惊讶与惊喜。此二句反用南朝萧子显《燕歌行》中“洛阳梨花落如雪”之喻。(简)

6.送别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何特色:经过雪景体现别情。久久站立,情深意重;注视长长雪路,祝愿一路平安,以景结情。

《走马川行赠给班师西征》1.唐代边塞诗中描绘劲风的名句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尤其是“深夜行军戈相拨”“马毛带雪汗气蒸”“幕中草檄砚水凝”,把唐军披风雪、冒酷寒,戎装疾进、有条不紊的情形体现得非常逼真。

2.高适《燕歌行》与岑参《白雪歌》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1)《燕歌行》环绕戍边战役这条主线打开,运用比照方法,表明讽谕之情,提醒封建制度下官兵之间尖利的阶层敌对;《白雪歌》通篇用雪景作头绪,以雪起,以雪终,雪统摄全篇。取喻别致,以梨花喻雪花,打破前人“洛阳梨花落如雪”的比方形式,咏白雪而抒别情。激烈的比照构成色彩反差。(2)《燕歌行》描绘边塞风光,烘托了悲凉的气氛;《白雪歌》前半部分歌咏大雪,衬托别前的布景。后又烘托、点染,具有壮美境地和依依惜别的厚意。(论说)

李白

:《蜀道难》1.乐府古题,七言歌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运用最多的修辞方法是夸大。

2.对《蜀道难》“称叹者数四”的诗人是贺知章。

3.体现蜀道拓荒之难的诗句是“地崩山摧勇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体现蜀道跋涉之难的诗句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体现蜀地居留之难的诗句是“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如吮,杀人血麻”。

6.流露对国务危险忧虑的诗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豺与狼”。

7.运用神话传说的诗句:“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地崩山摧壮土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位力士被压在底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古代神话传说,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跋涉。

8.不含神话传说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9.本诗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拓荒路途之难;第二部分写跋涉攀爬之难;第三部分写蜀地局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峻,亦即居留之难。(简)

10.本诗三次呈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效果:一是激烈赞叹,先声夺人;二是经过详细描绘拓荒之难、跋涉之难以后作一引用;三是烘托蜀地气氛与居留之难后再作引用,又与前面两次照应。

11.本诗句式和语言特点:句式的灵活多变和语言的豪放恣肆也表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共同特性。句式以七言为主,掺杂以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其他句式,短仅三字,长达十一字,为所欲为,穷极改变;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松懈舒展,或精粹凝重,或浅显轻捷。对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情起了极有艺术效果的辅佐效果。 (简)

《古风》(劲风扬飞尘)1.名为“古风”,有承继《诗经》“国风”传统的意思。抒发诗句:“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2.“中贵多黄金”“中贵”指宦官。“路逢斗鸡者”,斗鸡是其时王公贵族中盛行的一种游戏。著作用夸大逼真、浸透挖苦之笔为“中贵人”和“斗鸡者”画像。

《将进酒》乐府诗题。1.提醒题旨的诗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即借酒浇愁,体现“万古愁”的意义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孤寂”。

2.首句运用比兴方法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体现作者积极进步、达观自傲情绪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彼苍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酒浇愁的解闷,怀才不遇的慨叹;自傲与绝望,进步与低沉,悲愤与反抗交错的情怀。(简)

5.为何说“与尔同销万古愁”:怀才不遇是自古以来的悲惨剧,是千年万代贤士一起的愁闷。深化题旨。

6.本诗情感丰满,不管喜怒哀乐,其奔涌进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抑止,且起伏跌宕,改变剧烈。

7.诗多用夸大方法,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润饰,如“千金”“三百杯”“万古愁”“千金裘”等。既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情怀,又诗作自身显得翰墨舒畅,抒发有力。

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青丝,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大语言。

《行路难》乐府旧题。1.此诗作于被逼脱离长安之后,反映作者的思维苦楚与心思对立:一方面临朝廷暗淡和宦途困难满怀悲愤却又百般无奈;另一方面,活跃用世的情绪,对抱负的执着寻求,对自己才干的充沛自傲,又使他对出路仍抱期望。(简)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原因是英豪失落。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比兴象征意义:英豪失落,郁闷悲愤,无路可走。

4.了解用典的诗句:(1)运用吕尚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姜太公垂钓碧溪遇周文王得到重用。(2)运用伊尹典故的诗句是“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梦中乘舟在太阳旁通过,不久公然被商汤聘任,表明用世出仕大有希望,对出路充满信心。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傲会有远大前程,光明出路。

6.艺术特征,即爱情活动剧烈、数度起落转机的特征:诗歌虽仅十数句,情感却由悲至高昂而两度重复,三次转机。大起大落,改变剧烈。生动显示出作者其时的心思对立。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轻软翻卷的气势。(简)

「阐明三次转机,第一次见第2题、第3题;第2次见第4题;第三次见第5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1.一作《别东鲁诸公》,诗中表明留别之意的诗句是“别君去兮何时还”。天姥:山名,在今浙江嵊县东。

2.“谢公宿处今安在”“脚著谢公屐”中的“谢公”生活于南朝的宋。

3.在诗中铺叙仙界的效果,即象征意义:是神往光亮抱负。神仙国际的光亮,反衬实际社会的浑浊和漆黑;对神仙国际的神往,是寻求抱负境界的完成。(简)

4.在诗中体现诗人傲骨的名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

5.本诗意旨:以寄梦为由,表达对光亮、自在的渴求,对漆黑实际的不满,体现了鄙视权贵、不卑不屈的背叛精力和不摧眉折腰的品格。(简)

《宣州谢脁搂践行校书叔云》1.七古。与之践行的是李云。

2.写践行情形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楼房”。

3.“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义:表明隐逸不仕。见《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

4.“抽刀断水水更流,碰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直抒胸中苦闷与愤慨。

5.诗歌宗旨:(1)这首七古借践行以咏怀。对践行情形,诗人只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楼房”一笔带过,而以绝大部分篇幅表达自己心里的情感活动,表达对抱负的寻求及其在实际的沉重压抑下心慌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志愿。(2)其间尽管不无逃避实际的消极因素,但更可见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屈服于实际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思维苦楚。(简)

6.本诗“弃我去者”“乱我心者”的内在:弃我去者-唐代开元、天宝的盛世;乱我心者-当时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的衰世(不久安史之乱迸发)。(简或选)

7.结构特色:起止无端,断续无迹,思绪跳跃式,大起大落。烦忧-送行-文学上的成果而神采飞扬-跌入实际的苦闷-期望归隐。(简)

《望天门山》天门山,今安徽当涂西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行名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焰火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孟浩然。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成考资讯 最新成考资讯
报考指南
备考秘笈
热门词汇

友情链接

人工客服

9:00-22:00专业老师,服务咨询